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認讀8個字。
能力目標
繼續學習默讀課文,提出不懂問題。
情感目標
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修建半邊井的人關愛他人的品質,懂得關心周圍的人。
教學重點:
體會修建半邊井的人關愛他人的品質,懂得關心周圍的人。
教學難點:
體會修建半邊井的人關愛他人的品質,懂得關心周圍的人。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半邊井,看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能夠提出不懂的問題。)
2.那我們就一起學習8課,半邊井。
二、自學課文。
1.提出自學要求。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看課后的認讀字表讀準字音。
(2)默讀課文,思考課后習題。為質疑問題找到答案。
(3)提出不懂的問題。
2.學生自學。
自讀課文,讀準字音。區分:港和巷、磚和砌,默讀課文,思考習題提出不懂問題。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朗讀課文,大家評議是否讀正確。
2.回答課后習題:人們為什么說鹿港是個有人情味的地方?
(從哪看出鹿港有人情味?)
過去鹿港有些人家比較窮困……那些沒有井的人家,也能來挑水喝了。
3.指導朗讀:怎樣朗讀才能讓聽眾感覺到鹿港的人情味?
四、拓展延伸。
說說我們生活當中有人情味的地方。
五、課堂小結。
學習了自學課文的方法:
自讀,讀正確;
默讀,想答案;
朗讀,提問題。
以后遇到新課文,可以用這種方法自學。
六、作業。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板書: 8 *半邊井
? 人情味兒
井口一半在院子外,一半在院子里
課后反思:
學生能給從課文中懂得一定的做人道理,就是個別的學生朗讀還不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