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法導引]
這是一首抒情詩。學習詩歌,必須了解詩的特點,即:①思想感情強烈②聯想想像豐富③形象意象鮮明④語言精煉,富有節(jié)奏感,多講求押韻。
全詩以抒情的筆調通過寫童年時的想望、困惑和成年后的感悟、信念,告訴人們要實現遠大的理想,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斗,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本文這種“告訴”并不是概念化的語言直白,也不是情感的直接抒發(fā),而是借助于“山”和“海”這兩個具有審美意義的形象來進行的。“山”,暗指現實的世界,它封閉、灰暗、壓抑、落后,是要掙脫和超越的對象,是重重困難、道道難關;“海”暗指想象的世界,它開闊、光明、自由,是要竭力追求和實現的目標,是理想的境界。“山那邊是海”把詩人對人生的感悟轉化成了具體而實在的人生要不斷追求的過程。
學習這首詩要反復朗讀,從中體會詩歌凝練含蓄的語言、鮮明生動的形象及詩中所表述的思想感情。
[典題例析]
例題:閱讀這首詩的第一節(jié),完成下列問題。
在山的那邊
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癡想
——山那邊是什么呢?
媽媽給我說過:海
哦,山那邊是海嗎?
于是,懷著一種隱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終于爬上了那個山頂
可是,我卻幾乎是哭著回來了
——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
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媽媽,那個海呢?
1、 為什么我爬上了山頂,卻哭著回來了?
2、 “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這個詩句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析其表達效果。
3、 從這節(jié)詩中可以讀出“山”與“海”的具體含義嗎?請簡析。
解析:第1題考對詩歌內容的理解,第2題考對詩歌所采用的修辭手法的理解,第3題考對詩歌精練含蓄語言的理解。
參考答案:
1、 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
2、 擬人。作者用豐富的想象將山人格化、具象化了,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我”心中的感受,表現“我”內心極度的失望。
3、 對于“海”,我是懷著隱秘的想望去追求的,這里的“海”是一種光明、自由、理想境界的象征。而“山”,卻“給我的幻想打了個零分”,敲碎了“我”的美夢,讓“我”的理想落空。這里的“山”,是通向理想的道路,是重重的困難、道道的難關。
[課時訓練]
一、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1、癡( )想 2、隱秘( ) 3、誘惑( )
4、xuān( )騰 5、一shùn( )間 6、yùn( )含
二、 為下列各詞分別配上兩個同義詞。
7、誘惑( )( ) 8、喧騰( )( )
9、隱秘( )( ) 10、凝成( )( )
三、 填空、簡答。
11、這首詩通過寫童年時的想往、困惑和成年后的感悟、信念,啟示我們:
。詩中表明主旨的詩句是:
12、“今天啊,我竟沒想到/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卻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根……”,這句話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答:
13、“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潤濕了我枯干的心靈……。”詩中的海潮指的是什么?整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答:
14、有人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梁。”這個句子充滿哲理。請你也試著將全詩濃縮成帶哲理性的一句話。
答:
四、 閱讀下列詩句,回答問題。
意志倒下的時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秋葉蕭瑟 晚來風急
垂下頭
只是為了讓思想揚起
你若有一個不屈的靈魂
腳下,就會有一片堅實的土地
無論走向何方
都會有無數雙眼睛跟隨著你
從別人那里
我們認識了自己
(汪國真)
15、請寫出詩中能表現主旨的語句。
16、請寫出畫線句子所蘊含的意思。
一.《在山的那一邊》
1、chī 2、mì 3、huò 4、喧 5、瞬 6、蘊 7、引誘 誘騙 8、喧鬧 喧嘩 9、秘密 隱藏 10、凝結 凝聚 11、要實現遠大的理想,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斗,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略)12、比喻,將理想信念比作種子,形象生動地表達了理想的特點。 13、海潮也指理想、信念。含義是理想日日夜夜在我心中激蕩,鼓舞我不斷奮斗。 14、理想是大海,現實是大山,中間隔著千山萬水,行動是飛躍萬水千山的翅膀。(意思對即可) 15、你若有一個不屈的靈魂 ,腳下,就會有一片堅實的土地 。 16、一個人如果沒有堅強的信念、堅定的意志,就不能對付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挫折。
相關推薦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
1
口技教案2
《世說新語》兩則:陳太丘與友期行、乘3
《生命的意義》導學提綱(魯教版七年級)4
《春》教學設計(語文版七年級教案設計)5
教科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6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復習教案及復習題7
《春》教學設計(蘇教版七年級教案設計)8
《土地的誓言》教案設計 (人教版七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