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品味本文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把握內容,領悟文章的主旨。
2把握作者的情感,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
理解“我”的使命感。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廣告:“好吃點,你就多吃點!”你覺得創意如何?
二、走近作者。
莫懷戚,1951年出生,重慶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筆名:周平安、章大明。1982年畢業于四川大學中文系。曾任教于重慶師范學院中文系.著有小說集《詩禮大家》、《大律師現實錄》、長篇小說《經典關系》、《透支時代》。
三、寫作契機。
本文寫于1985年。寫作契機有二,第一,作者全家人有一起散步的經歷;第二,一美國朋友說:“中國人的敬老愛幼是中國文化的精髓!”
四、字詞知識
熬( ) 酷冬( )各得其所( )
五、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大聲、準確、整齊地朗讀課文。
2、快速搶答
(1)課文中出現了哪幾個人物?關鍵人物是誰?
、粕⒉降募竟?
、窃谏⒉竭^程中發生了什么事,結果如何?
3、第一段與下文是什么關系?(全文可分兩個部分)
4、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本篇散文以“我”為中心人物,以散步為切入角度展現“一家四口,祖孫三代”的和睦關系,表現了中年一代對于生活的責任感,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六、 品讀課文
問題1 為什么我決定要委屈兒子?
問題2 為什么“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
問題3 為什么“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
問題4 為什么“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是整個世界”?
問題5 文中有幾處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七、感悟親情
1.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溫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細節也滲透著濃濃的親情,真切感人的關愛。它不僅在莫懷戚的家中,它也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家中,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2.欣賞古詩
《游 子 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八、拓展延伸(寫作指導)
1、取材于生活 2、平實的語言 3、景物的描寫 4、挖掘出道理
九、布置作業
你們學習本課的最大收獲是什么?(1、懂得尊老愛幼。2、學會借景抒情)
寫一段話:與家人的一次愉快經歷,要借景抒情,要有感悟。
十、教師寄語
親情不單靠今天課堂上片刻的時間來體會,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光陰來感悟。親情不單是父母無條件的付出,它更應該是兒女們無言的回報。讓我們的家永遠洋溢著親情,讓我們的家永遠充滿愛!
更多相關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