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積累字詞,掌握字音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黃河波瀾壯闊的形象,理解詩歌內(nèi)容。
過程與方法目標
1.提高朗讀詩歌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旁批、標注的學習習慣。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操。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贊頌黃河,贊頌民族偉大精神的內(nèi)涵。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情感,美讀詩歌。
教學方法
朗讀法、合作探究法、點撥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課前準備
老師搜集有關(guān)黃河的攝影作品和影像作品以及有關(guān)《黃河頌》和《保衛(wèi)黃河》的歌曲。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老師搜集了一些黃河的影像資料,先讓我們欣賞一下我們的母親河——黃河,(播放黃河的視頻資料)
師問:請用“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說說你剛才所看到的。(目的通過視頻既激發(fā)學生興趣,又激發(fā)學生的思維)
二、聆聽音樂,感受悲壯
播放《黃河頌》的歌曲(目的通過直接訴諸聽覺的音樂打動學生的心靈,感受黃河恢弘的氣勢,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為下文朗讀打基礎(chǔ))
三、理解詩意,美讀詩歌
1.師配樂范讀課文,學生聽讀,注意:把你聽到的語氣旁批在書上。
2.糾正字音(多媒體顯示)。
3.學生放聲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停頓、語速和詩中的感情。
4.指名朗讀,師針對學生的情況作點評。
5.教師設(shè)計相關(guān)的問題指導學生理清詩歌的抒情脈絡。理解詩意,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多媒體顯示:
(1)詩由朗誦詞和歌詞兩部分組成。從全詩看。你認為朗誦詞這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在歌詞部分,哪些是直接描寫黃河英雄氣魄的詩句?讀這部分應讀出黃河奔流的氣勢,需要抓住哪些關(guān)鍵詞來讀?
(3)反復出現(xiàn)的阿黃河重在歌頌,直接表達對黃河的禮贊之情,又該怎樣讀?為什么?
(4)結(jié)合時代背景,(多媒體顯示作者的寫作背景,讓學生感受作者的寫作目的)想想詩人借歌頌黃河表達了什么感情?
學生思考回答,可以作示范朗讀,必要時討論交流,再選代表明確,師可適當點撥。
最后教師用多媒體歸納朗讀的技巧。
6、再次朗讀(配樂)
在理解詩歌的基礎(chǔ)上,說出黃河的雄渾豪邁之氣,讀出熱血沸騰。壯懷激越的情感。
四、體驗反思
通過這節(jié)課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可以美讀課文;可以畫出心中的黃河;可以用“我學到了(欣賞到)__________”的句式說感受,欣賞美。
五、老師小結(jié)
我想此時此刻,每個同學的心中對黃河滋養(yǎng)的中華民族的精神都有了各自的詮釋,現(xiàn)在讓我們放松一下,欣賞《黃河大合唱》第七部《保衛(wèi)黃河》,再次來詮釋這偉大堅強的民族精神。
六、作業(yè)布置
1.課外搜集風格雄渾豪邁的詩歌介紹給大家。
2.以“我心中的黃河”為題寫一寫你對黃河的認識。
板書:
教學反思:
來了個大膽,第一次嘗試朗讀課,不知結(jié)果會如何,但備課時“體驗感受,對話交流。合作思考”便是我這節(jié)課的指導思想。為了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我費了不少心思搜集影像資料,想通過直接訴諸視覺和聽覺的多媒體方式,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達到借聲傳情、借音明意,是學生入情、入境、入心,從而有感情地讀好課文。
上完課的我既高興又遺憾,因為我有意調(diào)動寫生的主觀感受和體驗,讓教學在師生平等的對話中進行,并把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貫穿在朗讀點撥中,點撥后學生讀出那樣的水平,我覺得比較滿意。并把朗讀技巧和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貫穿在課堂中。
欣喜之余后的遺憾:面對那么多老師,學生比較緊張,課堂氣氛不夠熱烈,我沒有及時去調(diào)控。學生的合作學習未能釋放更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