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斑羚飛渡主要情節,訓練概括課文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
用圈點勾畫、復述課文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合作探究,體會情感,尋找美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斑羚飛渡表現出來的美德,激發學生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復述故事情節。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真切細膩的描寫中蘊含的強烈的情感。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平臺。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在風景迷人的貴州馬嶺峽谷曾經發生過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
(大屏幕出示故事):
1990年10月3日11時20分,在貴州省的馬嶺峽谷發生了一起纜車墜落事故。事故致使35名乘客死傷。令人驚異的是在纜車墜落的剎那間,車廂內一對夫婦為不讓兒子受到任何擠壓,不約而同地把年僅兩歲半的兒子高高舉起來。最后,這對夫婦死去了,孩子得救了!
這對夫婦叫潘天麟、賀艷文!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年僅兩歲的兒子架起了一座生命的彩橋。這是人間至愛使然,這是親子之情使然!
其實,不僅僅人類擁有生命神圣的靈光,動物珍愛生命的義舉更令人觸目驚心。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沈石溪的《斑羚飛渡》一課,來一睹“斑羚飛渡”這一罕見的自然奇觀。
二、
(1)作家作品簡介(略講即可)《斑羚飛渡》選自《和烏鴉做鄰居》。
沈石溪:原名沈一鳴,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云南作協理事。
1952年10月生于上海,祖籍寧波慈溪。1979年開始兒童文學創作,其動物小說別具一格,在海內外贏得廣泛聲譽,他本人也被譽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小說《圣火》獲1990年世界兒童文學和平獎。《第七條獵狗》獲中國作協首屆兒童文學作品獎。《一只獵雕的遭遇》獲第二屆全國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獎。
(2)動物主人公簡介:(略講即可)
斑 羚:別名青羊、山羊。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西南、華南等地,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體大如山羊,但無胡須。四肢短而勻稱,蹄狹窄而強健。毛色隨地區而有差異,一般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喉部有一塊白斑。斑羚生活于山地森林中,單獨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黃昏活動,極善于在懸崖峭壁上跳躍、攀登,視覺和聽覺很敏銳。以各種青草和灌木的嫩枝葉、果實等為食。
三、檢查預習
檢查生字詞。
在這篇文章的閱讀中你又認識了很多有關生字詞方面的新朋友,試試看,你能不能讀準屏幕上的詞語呢?(生讀并訂正)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肌腱(jiàn) 逞能(chěng) 恍惚(huǎng hū) 甜棗(zǎo) 嫻熟(xián)
略勝一籌(chóu) 眼花繚亂(1iá0) 炫目(xuàn) 斑斕(1án) 悲愴(chuàng)
磐石(pán) 對峙(zhì) 參差(cēn cT) 湛藍(zhàn) 墜落(zhuì) 蒼穹(qióng)
2.查工具書,解釋下面詞語的意思 。并用四字短語造句。
(1)肌腱:連接肌肉與骨骼的結締組織,白色,質地堅韌。
(2)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3)甜膩:為了討人喜歡而做出的聲音、動作。
(4)進退維谷:進退兩難。谷,比喻困難的境地。
(5)略勝一籌:比較起來,略微好一點。籌,籌碼,計算的用具。
(6)眼花繚亂:眼睛看見復雜紛繁的東西而感到迷亂。
(7)秩序井然:有條理、不混亂的情況。
(8)迥然不同:形容差得很遠。迥,遠。迥然,顯然。
四、整體感知
1)概述主要內容:
在神奇的自然界,動物常常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舉動。一群生性溫順的斑羚,面臨種群滅絕的時候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呢?默讀課文概述主要內容。(默讀每分鐘500字左右,大約4分鐘)
[指導]:概述的要素是情節及因果關系。好的概述,在于能把故事的情節,用最精練的語言表述出來,同時又能引發聽者的興趣與欲望,期待著對故事更深透更真切地了解。
討論并歸納:一群斑羚被狩獵隊所追殺,被逼到了戛洛山的傷心崖上。當斑羚們發現自己陷入進退維谷的絕境時,斑羚群憑借嫻熟的跳躍技巧,以犧牲老斑羚的生命為代價,成功地完成了山澗上的飛渡,贏得了種群的生存機會。
2)交流感受:
在我們的視線里鐮刀頭羊消失在一片燦爛中,同學們讀完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我們來交流交流。
如:英雄的斑羚,讓人類汗顏;
善待生靈,生命的禮贊;
為團隊精神叫好,勇于自我犧牲……
3)讀出感受:
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充滿感情的朗讀你最喜歡的課文片段。(大聲讀、投入讀、自由讀、動情讀等等。)
問:你讀的是哪一段,為什么?
4)美點尋蹤:
讀到了這里,我想,同學們的心里都涌動著許許多多的感慨和感動。一篇成功的文學作品確實能有這么大的魅力!同學們,現在讓我們共同挖掘一下本文的美點。
歸納總結:
扣人心弦的情節美:
文章開篇為我們展示生死存亡的場景;場景中斑羚對生的渴望表現得真切動人,吸引每個善良的人關注它們的命運;出乎人意料的是斑羚憑借嫻熟的跳躍技巧以犧牲老斑羚生命為代價,成功地完成山澗飛渡。最后,以鐮刀頭羊的悲壯赴死結尾,余味裊裊,扣人心弦。
詳略得當的行文美:
優美流暢的語言美:
感人至深的情感美:
以四人為一小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所發現的問題。
小結:斑羚在危難中所表現出來的智慧、勇氣和自我犧牲精神,會讓每一個讀過這篇文章的人早到精神的震撼,會啟發人們重新認識這個萬物共存的世界。同學們,生命對每一個人來說是寶貴的;生命對每一個生命的個體來說也是寶貴的。當生命受到威脅、當種群遇到滅頂之災,斑羚尚且以慨然赴死相拯救,這的確令萬物之靈的人類汗顏、警醒!善待生命、敬畏生命、關愛一切生命,讓我們的星球成為所有生命和諧相處的樂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體會本文詳略得當的敘述與具體生動的描寫。
過程與方法
用圈點勾畫、重點研讀,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和寫法,通過合作探究,體會情感,提煉主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人類與自然界其他動物和平共處的重要性。
激發學生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體會本文具體生動的描寫和詳略得當的敘述特點
教學難點:
提煉主題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平臺。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隨著一群斑羚飛渡了傷心崖,體會了動物間令人震撼的悲壯與濃情,這節課我們仍將追隨著斑羚們的足跡,進一步去感受、去體會,讓我們心中的動物形象更加凄美、更加燦爛!
首先我們來做一個故事接力游戲,我們請五位同學來講一講這個精彩的故事。(講故事的同學不能看課本,按幻燈上的提綱講故事,一人講一部分;其余的同學可以再對照課文看一看。)課文故事提綱:
身陷絕境--準備飛渡--試跳成功--成功飛渡--走向彩虹--
二、研讀思考
五位同學順利地完成了高難度的“空中接力”,很精彩!幅幅畫面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心靈的震顫,更有深刻的反思,品讀全文,思考以下問題。
(1) 文章從哪可以看出斑羚陷入絕境?
(2) 陷入進退維谷的絕境的斑羚此刻會是怎樣呢?
鐮刀頭羊表現如何?文章重點抓住哪些進行描寫?
(3) 七八十只斑羚,有三四十對,作者怎樣描寫這次飛渡的?
(4)文中 三次寫了斑羚的叫聲,作用是什么?
(5)找出文章議論抒情的語段,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點撥:
(1) 文章開頭設置了懸念,“逼”“傷心”等字可看出。第二段中形象的比喻(對山的),斑羚的跳躍能力等可看出斑羚群已無路可逃。
(2)文章從外形、神態、動作、叫聲等方面重點刻畫了鐮刀頭羊的形象。
(3) 作者采用詳寫一對,略寫其他的方法,清楚而重點突出地寫出了這群斑羚飛渡的情景。“老斑羚”和“半大斑羚”的試跳情景寫得特別詳細,從時間上說,不過是幾秒鐘的事情,作者用大段文字細細敘述。敘述中又加進作者的懸念,再寫飛渡情景,更出人意料,產生驚心動魄的效果。
(4)第一次,當發現斑羚們陷入絕境時,鐮刀頭羊悲哀地咩咩了數聲,這是無能為力的痛苦表示;
第二次,在一頭母斑羚恍惚走進彩虹時,發出“咩”的吼叫,報回母斑羚,同時告訴斑群,它已想出自救辦法,并指揮迅速實施。
第三次,在老年斑羚與年輕斑羚數量懸殊時,悲愴的輕咩一聲,這表示為了讓更年輕的生命獲救,只能犧牲正當盛年的同類了。既是一聲憂傷的嘆息,又是召喚補充。
(5) 議論抒情的語段,表達了作者濃郁的溢美敬重之情。
三、重點研讀
課文中最令你感動的畫面是哪幅呢?(第9——14自然段斑羚飛渡畫面)好吧,那么就讓我們將目光定格在這幅畫面上,再一次感受這驚心動魄、感人肺腑的慘烈一幕吧!
請同學在《命運》交響曲的伴奏下朗讀課文的9-14段,并參照課文中的插圖,想像五羚飛渡的場景,并說出自己想像的依據?
根據描寫飛渡時的動詞和比喻來想像的。
(1)作者巧妙地運用了一連串的動詞。找出動詞然后體會。
(2)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比喻、對比。
(3)在場面描寫中融入了作者的感情。
演示斑羚飛越懸崖的FLASH動畫(展示課件4——動畫)
這是一幅多么壯美的圖畫啊!“一老一少走到傷心崖”,“老斑羚憑著嫻熟的跳躍技巧,在半大斑羚從最高點往下降落的瞬間,身體出現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寬闊結實的背上猛蹬了一下,下墜的身體奇跡般的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則像只突然斷翅的鳥筆直墜落下去”。老斑羚用悲壯慷慨的死亡升華了生命,詮釋了崇高。他們的壯舉,是傷心崖上的彩虹,是生命之虹,是精神之虹,是靈魂之虹,美麗、絢爛、久遠……
四、提煉主題
斑羚飛渡”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啟示你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嗎?
歸納總結:
①當遇到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我們應該犧牲個人利益,發揚團隊精神維護集體的利益。任何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任何人都不能離開集體而單獨生存。個人與民族、國家的關系更是如此。這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能否在當今世界立足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世界并不完美,人生常常是無法預料的,災難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當我們將不得不面對人生的災難和厄運時,應該堅定信心,勇敢面對!人可以被消滅,不可以被戰勝的。當我們面對人生的災難和厄運時,應積極開動腦筋,尋找出擺脫困境的最佳方案,本能地創造出平凡的奇跡,鑄就生命的輝煌。
五、質疑探究
這群斑羚在種群滅絕的絕境以智慧、才能,膽識,特別是從容鎮定,舍已為人的情操,為自己、也為人類唱響了一曲悲壯的生命贊歌。下面我們將進入一個更難的環節,請認真看課文,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是對課文內容的疑問,也可以是對整篇課文、對作者、甚至對編者的質疑。然后在小組內討論,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提交全班同學討論。每個小組只有一次提問的機會,看哪個小組提的問題最有價值。
質疑:在這篇文章中,人充當的是什么角色?怎么評價這種角色?
討論并歸納:充當的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奪者,是一種不光彩的角色。人類自詡是高等動物,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主宰。對于和自己一起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其他物種,則是輕視它們,任意屠殺它們,人類的行徑已經導致許多物種的滅絕。
小結:在讀這篇課文的時候,我的腦子里不止一次的想起 莎士比亞在他的《哈姆雷特》中的一句著名臺詞:“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
為了種族的生存,老斑羚選擇了死亡;老斑羚用死亡為下斑羚搭起了生存的橋梁,在人類的歷史上,也有許多人為了民族,為了人類的明天毅然選擇了死亡。而今天,人們又面對新的選擇:如果人類忽視了動物的生存的權利,那么,等待他們的也是死亡。
六、作業 (二選一)
1、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請你給狩獵隊員寫一封信,談談你對這件事的看法。
2雨果說:“動物生存,人則生存。”請同學們擬一則公益廣告,為我們的動物朋友向全社會大聲呼吁!
結束語:在讀這個凄美故事時,我們無不被那壯烈的場景所震驚。從中我們讀出了斑羚的自我犧牲和對生命的禮贊,我們懂得任何生物都有它生存的權利,我們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時,也要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權利。請記住動物世界拍攝者金•沃爾哈特的話吧:所有的動物都有它們的尊嚴,如果我們能得到動物的理解和喜愛,那將是我們人類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