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羅丹得到的啟示》優秀教案

發布時間:2017-12-13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積累文學常識:羅丹及其相關作品。

  2、通過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態等描寫的分析感受人物魅力。

  3、學習羅丹全神貫注于藝術創作的精神,產生走近名人、學習名人優秀品質的愿望。

  教學重點:

  通過人物描寫的分析、品味,體會羅丹的專注。

  教學難點:

  分析、體會描寫人物句子的藝術表現力,培養學生初步鑒賞語言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劉翔、居里夫人、成龍、貝多芬、比爾·蓋茨五位名人的圖片)你最喜歡里面的哪個人?為什么?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對名人優秀品質的關注意識,引出羅丹的故事

  2、了解羅丹

  這幾位名人雖然來自古今中外不同領域,但他們身上都有不同的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來自于藝術領域的名人——羅丹。

  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了材料,下面請同學來說說你對羅丹有哪些了解?

  老師出示羅丹照片,代表作《思想者》《沉思》《青銅時代》

  羅丹的成功秘訣何在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設計意圖:(1)作為常識掌握,豐富學生視野

  (2)出示作品使學生對大師精湛技藝有深刻體會,引起走近他的強烈愿望

  二、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一起看題目,“從羅丹得到的啟示”。作者從羅丹身上得到了什么啟示?從哪件事里得到的啟示?快速瀏覽課文,回答這些問題。(幻燈片出示問題)

  啟示——“專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業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彌散的意志貫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領。”(同學個別回答后,齊讀句子)

  事件——作者觀看羅丹專心地修改作品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快速把握文章情節、主旨的能力

  三、重點研讀

  文章集中描寫這一件事的段落是7-16小節。教師朗讀,學生圈劃,批注,交流。

  (幻燈片出示問題)

  老師小結:現在知道了,原來,大師成功的秘訣就是專心致志。而生活中的許多人,都缺乏對一件事情務實專注的精神,所以難有成就。希望同學們無論是現在學習還是將來工作,都能夠靜下心來去鉆研,爭取有所收獲,有所成功。

  設計意圖:(1)這是文章寫得是精彩、最感人的一部分,最能體現大師的精神

  (2)學生在寫作方面對細致、生動描寫的技巧掌握欠佳,借此學習

  (3)充分實現課堂中的學生主體性,培養他們分析、感悟文本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4)交流討論在活躍九年級相對沉悶的課堂氣氛的同時,也能使良萎不齊的全班同學都積極地思考起來,激發新的思想火花

  四、主題延伸

  而實際上,真正的藝術大師,他帶給人的啟示也絕不僅僅是單方面的。羅丹的為人有更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默讀全文,找出相應句子,概括羅丹的這些優秀品質。(幻燈片出示問題)

  設計意圖:全面認識人物,避免認為羅丹只有專注這一個優點,培養學生全面看待事物的正確視角

  五、作業

  1、收集課外成功名人的故事一個。

  2、仔細觀察身邊某個人,寫一段描寫他做某件事的片段。

 

  附《我從羅丹得到的啟示》資料

  這篇課文記敘了作者茨威格年輕時游歷巴黎的一段經歷,他經朋友的介紹,有幸結識了當時已經享譽巴黎的雕塑家羅丹。作者回憶了自己初見羅丹時的拘謹,對大師的崇拜,以及從他身上得到的啟示。

  關于題目

  課文的題目是“我從羅丹得到的啟示”,“啟示”即啟發指示,使有所領悟,即“我”通過觀察羅丹的工作獲得了如下啟示:“從此,我知道凡人類的工作必須怎樣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我參悟到一切藝術與偉業的奧秘——專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業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貫注在一件事情上。”“一個人一定要能夠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沒有——我現在才知道——別的秘訣。”

  關于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著名作家和評論家,他出生于維也納一個工廠主家庭,少年時代愛好文學,青年時代攻讀哲學和文學。茨威格的作品,早期受浪漫主義和印象主義的影響,推崇唯美主義。一次大戰中他流亡瑞士并結識了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加入了法國作家巴比塞創立的國際進步作家組織“光明社”,從事和平運動。茨威格是一位多才而多產的作家,他擅長寫小說,寫人物傳記,也善于寫詩歌和戲劇。其著名作品有傳記文學《三大師》(巴爾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傳)、《三大詩人》(卡薩諾伐、斯湯達和托爾斯泰傳)。小說有《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等。晚年寫過描述一次大戰前夕奧地利社會和文化生活的回憶錄《昨天的世界》,茨威格的作品有些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影響,但他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他渴望出現一個各民族和睦相處的世界。但他的幻想在二次大戰中破滅了,他感到“我自己的語言所能通行的那個世界對我來說業已沉淪,我的精神故鄉歐洲,業已自趨毀滅”。由于極度失望,1942年他與妻子雙雙自殺于巴西。

  一、字

  1.給下列加點字注

  饒舌 // 媲美 // 白髯 // 黏土// 秘訣 // 蹙

  2.多音字注意并組詞。

  黏 參 癥

  3.區分形似字

  衰 // 哀

  饒 // 繞

  決 // 訣

  二、詞

  1.解釋下列詞語

  癥結:指肚子里結塊的病。比喻事情弄壞或不能解決的關鍵

  慨嘆:有所感觸而嘆息

  淳樸:誠實樸素,也作純樸

  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永垂不朽:(姓名,事跡、精神等)永遠流傳,不磨滅

  2.積累

  媲美 淳樸 寬釋 微乎其微 永垂不朽 不速之客 米開朗琪羅

  三、課文分析

  全文從結構上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寫作者在創作上的嶄露頭角,但困惑于自己怎樣寫得更好,這時一位偉大的人給了他一個偉大的啟示,成為他一生的關鍵。

  第二部分(第3至16段)記敘了和雕塑藝術大師羅丹的兩次交往。這一部分又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3—4段),寫作者與某畫家的爭論,從而得到機會與羅丹會面。

  第二層:(5—6段),寫作者與羅丹的第一次會面,并受到羅丹的邀請。

  第三層:(7—16段),寫作者與羅丹的第二次會面,著重記敘了羅丹精心修改作品時專心致志、渾然忘我的全過程。

  第三部分(第16—19段),寫由第二次與羅丹會面得到的啟示,提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思考:

  1.課文的第1,2自然段,即文章的第一部分有何作用?

  這部分內容給讀者留下了三個懸念:一是作者的“癥結”是什么,二是那位偉大的人究竟是誰,三是“偉大的啟示”是什么?從而開啟了下文。

  2.作者是怎樣刻畫羅丹這位藝術大師的形象的?

  文章通過羅丹精心修改作品的細致描寫,抓住羅丹的神態動作、語言,表現他的專心致志,精益求精,如:

  (1)神態描寫,“他的眼睛閃耀著”,“時而,他的眼睛高興得發亮;時而,他的雙眉苦惱地蹙著”

  (2)動作描寫,“退后一步,仔細看著”“一個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種溫存關懷般地把溫布蒙著女正身像”,“在他快走到門口之前,他看見了我”

  (3)語言描寫,“就是這肩上線條還是太粗”“對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記了,可是你知道……”

  作者通過以上等細膩傳神的描寫,我們仿佛目睹了羅丹那樸實親切,忘我工作的大師風采。

  3.在作者眼里,羅丹是一個怎樣的人?

  從作者對羅丹工作時的神態、語文、動作的描寫,可以看出在作者眼里羅丹是一位令人敬仰的藝術大師。在生活中十分樸實,對待工作則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聚精會神到了忘我的境界。

  4.作者通過觀察羅丹的工作獲得了哪些啟示?

  “從此,我知道凡人類的工作必須怎樣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我參悟到一切藝術與偉業的奧秘——專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業的全力集中,把易于松散的意志貫注在一件事情上。”“一個人一定要能夠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沒有——我現在才知道——別的秘訣。”

  5.如果請你給課文加一個標題,你會選擇下面三個標題中的哪一個?為什么?

  (1)與羅丹的會面(2)成功的秘訣(3)我從羅丹得到的啟示

  我會選擇(2)“成功的秘訣”和(3)“我從羅丹得到的啟示”。因為(1)“與羅丹的會面”,只是突出了作者和名人羅丹的兩次會面,但這兩次會面雖然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卻并不是文章的主題所在。這篇文章主要通過作者與羅丹的會面,領悟到了對作者具有重要啟發的人生哲理,即聚集會神地工作乃是成功的秘訣,因此選擇(2)“成功的秘訣”或(3)“我從羅丹得到的啟示”更能鮮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

  深入探求

  關于記敘文中的議論

  本文的第三部分,寫由第二次與羅丹會面得到的啟示,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這是在記敘基礎上的議論。通過議論點題。把“我從羅丹得到的啟示”精煉地概括為“專心”兩個字。

  一般來說,記敘文的主要表達方式是敘述,但常常輔之以描寫、議論、抒情。

  記敘文中的議論,一般是先敘后議,使讀者提高對所敘事物的認識,增強文章的思想深度;也有先議后敘,使讀者很快進入對將要敘述事物的思考,引起對下文的密切注意。有些記敘文中,作者不直接對所寫事物發表議論,而由文章中某個人物去發表議論,作出評價。總之,記敘文中的議論目的都是為了直接點明和加深所寫事物的意義,其中有的議論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起著統領全文的作用。因此對記敘文中的議論要細加揣摩,注意它與敘述、描寫的關系,它在文章中的作用。

  中 考 解 析

  【寫作特色試題1】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寫作。

  狐貍想鉆進一個葡萄園,無奈洞口太小,只好把自己餓瘦,才鉆進了園子。在飽嘗了鮮美的葡萄后,卻發現自己又胖得鉆不出去,只好再餓上幾天,才得以離開。因而有人嘲笑狐貍:餓瘦了進去,又餓瘦了出來,什么也沒有得到。其實,這只狐貍吃過了葡萄,也就獲得了一種經歷,擁有了葡萄香甜滋味的記憶和種種經驗。

  只有經歷過,你才能得到最真實的體驗,這是無法從別人的傳授中獲得的。生活中,我們的經歷有喜有悲,有成功有失敗。但不管結果如何,這些經歷都會給予我們一定的啟示,都能豐富我們的人生。這是十分可貴的人生經驗。

  請以“經驗”為話題,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①可以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寫你最熟悉的內容,表達你的真情實感;

  ②不要忘了擬一個題目;

  ③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則會扣分;

  ④不得抄襲;

  ⑤考慮到內容的充實,文章最好不要少于500字。

  【特色分析】

  這是一道看之明白,讀之清楚,寫之容易的中考作文題,其特色如下:

  1.從形式上來說,它是一道話題作文。題目開頭的材料設計別致新穎,有利于激發考生寫作的欲望和熱情。狐貍想吃葡萄的故事考生早就熟悉。可材料卻推陳出新——不在于吃到的后果是什么,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去經歷。就是讓考場上的考生放下包袱,輕松為文。不拘泥于結果,而注重于過程,在經歷的過程中去體驗,這正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全新理念。

  2.文題的思想性強,以啟迪人。

  “體驗”的含義是: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的事物,親自經歷。由此可見,要有體驗,必須經歷,十幾歲的初中生雖說人生之路短一些,但家庭、學校、社會的方方面面的某一段難忘的經歷、切身獨特的體驗還是應該有的,梳理自己的人生之路,挑揀一兩件經歷的事情亦不難。

  附中考優秀作文:

  靈 魂 的 乞 求

  這天,上帝到訪了一間地獄。靈魂們紛紛向上帝訴說自己的心聲。

  “我是成語‘守株待兔’中那個坐享其成的農夫,如果再給我一次生的機會,我一定會好好耕田,靠雙手吃飯。”一個骨瘦如柴的中年人泣聲道。

  “我是一個貪官,當初別人送禮賄賂我時我總對自己說‘干完這次,下次就洗手不干了’,可到頭來終究難逃法網,我被依法懲治了。”一個胖胖的中年人訴說著。“上帝,給我一次重生的機會吧,我一定會做一個像包公一樣的清官。”他苦苦哀求著上帝。

  這時上帝聽到一陣清苦的抽噎聲:“我是一個自殺者,當初有兩個男人追求我,一個年輕有為,但身無分文;一個是大款,整天給我買這買那。最后,金錢戰勝了真愛,我選擇了后者。但很快他就拋棄了我,而且還騙走了我所有的錢財。這時,那個青年已經很有作為了,我無顏面對他和親人,又無法茍且偷生,最終走上了自殺的路。如果我可以重新擁有一次機會,我一定會選擇那個青年,我們一定會組建一個幸福的家庭。”這時,這位少婦已經泣不成聲了。

  上帝微笑道:“你們為你們曾經做過的事而后悔,這很好,你們失去了生命,這并不可惜。只有經歷過,你才能得到最真實的體驗,這是無法從別人的傳授中獲得的。生活中,你們的經歷有喜有悲,有成功有失敗。但不管結果如何,這些經歷都會給予我們一定的啟示,都能豐富我們的人生。這是十分可貴的人生經驗。”

  通過新一輪生命的大門打開了,上帝給那些靈魂們一次新的機會。上帝心想:“有了這次體驗,他們一定不會再向我乞求‘再給我一個機會’。”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 欧美在线观看免费人成 | 亚洲欧美天堂综合一区 | 一级少妇全黄性色生活片 |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