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前分析
1、內容分析
《天上的街市》是一首較能代表郭沫若早期詩歌浪漫主義創作風格的詩作。全詩借助豐富的聯想和想象,通過對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的再創造,描繪了一幅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圖景,含蓄曲折地表達了詩人擺脫封建束縛、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意境優美、節奏舒緩,有著古典詩歌的韻味和意趣,適于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悉心品味,運用聯想和想象去構建詩作的藝術世界,為以后詩歌的進一步學習鑒賞打下良好基礎。
2、學習者分析
七年級學生了解作者的一些相關事情,基本掌握朗讀技巧,能就字面含義理解簡單的詩句,同時正處在懵懂的年齡階段,對自己的未來也有一定的憧憬,正好可以由這篇課文的學習來好好地憧憬一下自己的未來。他們喜歡和諧的學習環境,喜歡小組學習,和同學分享自己的心得;他們希望吸引別人的注意,獲得肯定;他們的進取心較強,屬于進取型學習者。這為教學的實施打下了良好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全詩。
(2)、了解郭沫若的創作和這首詩的寫法與風格。
2、能力目標
(1)、理解詩中聯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養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2)、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 朗讀訓練。
2. 品味詩歌語言,理解意象,把握感情。
教學難點
通過想像和聯想去品味詩歌的意象和內涵.
教學方法
1、誦讀法:指導學生反復誦讀,分清節奏,念準字音,讀出其中美好、恬靜、自在清新而略帶憂郁的感情基調。
2、想像法:在誦讀的基礎上,通過聯想和想象構建、描述詩作的想象世界。
3、比較法:把《天上的街市》對牛郎織女的描寫與民間傳說相比較,從不同的生活狀況去理解詩人的理想和追求。
教具準備
多媒體ppt課件,網絡計算機和投影儀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牛郎織女的傳說在民間可謂是家喻戶曉,有誰能夠講一講這個古老的愛情故事呢?是啊,有情人永隔天河兩岸,難以團圓,給后人留下了太多的遺憾和感慨.然而,我們將在郭沫若的《天 上 的街 市 》中讀到別樣的故事,別樣的生活.
二 簡介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省樂山縣人,我國著名的詩人,學者。他的著作很多,文學方面有詩集《女神》、《星空》,話劇《屈原》等。
三 研讀課文
讀一讀,感受韻律美
1.聽讀 聽準字音,聽清節奏
2.跟讀 用“/”標出節奏,“·”標出重音,“△”標出韻腳
3.練讀 讀出抑揚頓挫的語氣語調,讀清節奏停頓
4.齊讀
說一說,品味意蘊
1.這首詩中,詩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街燈
> 天上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物品 → 牛郎織女的生活
明星
2.請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天上的街市.
3.郭沫若筆下的“牛郎織女”過著一種怎樣的生活?
自由,幸福,美滿
傳說中的“牛郎織女”又過著一種怎樣的生活?
凄涼,悲苦
4.作者為什么要改編“牛郎織女”的故事?請聯系時代背景說一說你的認識.
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20年代初期,此時,“五四”運動的洪波已經消退,大革命的時代尚未到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依舊被帝國主義列強和各派軍閥勢力窒息著。面對這種現實,詩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現實,向往光明的未來。在燦爛星空的誘發下,寫下了這首充滿浪漫色彩的著名詩篇《天上的街市》。
對黑暗現實的揭露和批判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品一品,欣賞語言美
請再輕聲朗讀一遍這首詩,想一想,你覺得哪個詞用得好,準備以‘‘我認為__ 詞用得好,好在______”的句式說話.
示例: 我認為‘‘現”用得好,好在準確描摹了夜空中星星閃現的過程.
背一背,體會情感美
1.自由讀背;
2.女生試背,男生聽;
3.男生試背,女生聽;
4.集體有感情背誦.
練一練,領悟想像美
解釋想象與聯想,要求學生從詩中找出什么地方運用了聯想,什么地方運用了想象,并說說其作用.
練習
1. △ ○ — ﹏ □ 由這些圖形,你聯想到了什么?
示例:
△,我把它倒過來,聯想到了中國古代計時用的沙漏,又聯想到了我們要珍惜時間.
2.請用“小女孩 陽光 雪”這三個詞自由組合擴寫一段話.
布置作業
1、請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把《天上的街市》改寫成一篇優美的散文。
2、課外閱讀《星空》中的其他詩作,全面認識郭沫若詩歌的創作風格。
教學反思
這堂課分為“讀一讀,感受韻律美;說一說,品味意蘊;品一品,欣賞語言美;背一背,體會情感美;練一練,領悟想像美”五大板塊,思路清晰。誦讀環節不僅圖文并茂,而且深情并茂。整堂課都是在學生的自主參與中完成,沒有包辦代替,沒有灌輸,學生在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接受知識,形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