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初步了解通訊的一些基本常識,學習本文是如何通過精心選材、巧妙組材來展示人物精神品質的。
2、理解文章內容,能夠體會文章語言準確、凝練、富有表現力的特點。
3、學習文章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多種表達方式表現人物與主旨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在對南極的探討中,揭開南極的神秘面紗;先在總體上把握文章的內容,解決課文重點,然后通過對女畫家行為、心理、精神的感受,領悟文章主旨,語言、表達方式以及修辭手法的教學貫穿其中。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女畫家和南極人身上感受到民族的膽識與氣概,領悟崇高的南極精神,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和責任感。 教學重點
1、通訊的特點。
2、南極精神。
教學難點
1、表現南極精神的方法。
2、語言特點的分析。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種太陽》歌曲
我有一個美麗的愿望 \長大以后能播種太陽 \播種一個一個就夠了 \會結出許多的許多的太陽 \一個送給送給南極 \一個送給送給北冰洋 \一個掛在掛在冬天 \一個掛在晚上掛在晚上 \啦啦啦種太陽 \啦啦啦種太陽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種太陽 \到那個時候世界每個角落 \都會變得都會變得溫暖又明亮 個太陽,是因為希望南極能多一份溫暖,
2、后羿射日
原文
逮至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于疇華之野,殺九嬰于兇水之上,繳大風于青邱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萬民皆喜,臵堯以為天子。 ——《淮南子?本經訓》
譯文
傳說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堯時候的人,神話說,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干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
人間的災難驚動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后羿帶著天帝賜給他的一張紅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還帶著他的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
后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斗。他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驕橫的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只因為堯認為留下一個太陽對人民有用處,才攔阻了后羿的繼續射擊。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3、本文是一篇以表現一位向往南極的女畫家和我國南極考察隊員的生活為內容,以歌頌“南極精神”為主題的通訊。
通訊是廣義的新聞,一般是記敘文,用敘述、描寫等多種方法報道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通訊不搜集材料,從而選擇更典型的事例,更全面深入的反映事物的本質; 1 / 4
《三個太陽》是以寫人為主的文藝通訊。 標題“三個太陽”讀者以充分想像、深入思考的余地。
這篇通訊記敘了中國女畫家經過執著努力來到南極,戰勝生理和自然條件造成的困難,為中國長城站建設出力并為之作畫立傳的經過, 4、有關南極的資料
南極大陸是世界上最孤立的大陸:周圍被一片茫茫的海洋所包圍,距離最近的南美洲950千米。 南極大陸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陸:最溫暖的沿海地區平均溫度-17C—20C左右,最寒冷的內陸地區平均溫度-30C—55C左右。
南極大陸世界上最高的大陸:
南極大陸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陸、
南極大陸世界上風最大的大陸、
南極大陸世界上河流最少的大陸。
5、詞句積累(抄寫在積累本上)
亙古 步履 蹣跚 嘔心瀝血 凌厲 吞噬 鎧甲 佇立
翩躚 蹙眉 粗獷 舷窗 俯瞰
二、初讀課文
1、講述參考書上的旁批。
2、本文敘事線索是什么?
線索-
3、認識女畫家
找出并概括有關女畫家的主要經歷事情;并與文中小標題比較優劣
(1)歷盡周折,申請成功。
(2)投放漂流瓶。
(3)踏上南極,參加建設。
(4)生日之夜,感慨良多。
(5)艱苦創作“三個太陽”壁畫。
4、女畫家體驗到了怎樣的南極生活容嗎?
5、分析文章的層次并依據參考書串講課文。
三、深入理解課文
(一)分析第一部
1、女畫家申請去南極,遇到了哪些周折? 開始名額擠不上;性別不方便;行業不對口;經費得部分自籌等。
2、這部分插敘有什么作用?
3、想像與創造
朗讀第15、16段,體會女畫家臨近南極后,向大海投下一個漂流瓶的情景;請你以此為開頭,展開想像,創作一個故事。比一比,看誰的更精彩。
(二)研討課文第二部分第8一12自然段。
1、討論并回答下列問題
①“心里卻裹著一團火”的意思是什么?
②“我們大家都應該是畫家,每人添一筆,把長城站畫得更美麗!”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是什么? ③“給他一架飛機他都敢拆”這一句反映了測繪工程師什么樣的性格特征? ④這些南極人身上有什么共同點? ⑤你認為文中所指的“南極精神”是一種什么精神? 在第57—59段中所體現出來的南極精神的內涵。
南極是如此寒冷,環境是如此惡劣,但這些“南極人”卻表現得如此優秀。他們身上有一種共同的精神,那就是“南極精神”,請你用幾個四字詞語或成語歸納“南極精神”的內涵。
2、分析人物形象
(1見第二部分第8段。)見第三部分第4段。)。
(2)測繪工程師——吃苦受累,能力超群 地球物理研究生——持之以恒,不畏艱苦,開朗樂觀
駁船駕駛員(長城站郵局“局長”)——思念親人,不忘教育兒子
(3情感流露??都可見一斑。)
(4)課文還寫到了女畫家的父親,對表現主題有什么作用?
四、話南極,品語言
1、女畫家經過執著努力終于踏上了南極這塊神秘的、令她向往的土地,那么南極到底是什么樣的呢?請找出文中描寫南極環境的句子,并且說說:“。”
明確:
描寫環境的語句:
①茫茫雪原組成一個純潔、寧靜的世界;萬年冰山仿佛凝固著這亙古不變的天地。
②海上巨浪翻滾,空中雪粒橫飛,整個喬治島混沌一片。
③暴虐的狂風像是一頭妖怪,咬牙切齒,要把長城站、喬治島撕碎、吞噬。
④而外衣卻凍得像堅硬的鎧甲。 這是一個純潔、寧靜、風猛、雪厚、寒冷、環境極端惡劣的南極
2、作者描寫南極的環境用了哪些方法?請你結合具體語句進行分析。
①示例:窗外傳來一陣陣狂風的呼嘯聲,不一會兒,呼嘯聲仿佛變成千萬只野獸在怒吼。
②學生交流
③師生點評
五、交流、感悟本文特色。
1、四個小標題,領起緊密聯系又相對獨立的四個部分的文字。抓住那些最能表現中國婦女的堅強意志和高尚品質,中國科學工作者的獻身精神和民族氣概的事例,以女畫家的切身感受這一強烈感情為線索,憶申請始末,然后又回到赴南極途中,這樣可以突出女畫家成行的曲折、艱難,造成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各部分層次之間的過渡也都有一些表示時間或特定事物的詞語和句子連接,使全文渾然一體。 3 第三部分第8段,寫“她像雕塑一般佇立在山頂”原壯觀:“四周一層層雪浪好似大海奔騰不停的波濤,一座座山丘猶如晶瑩剔透的龍宮寶殿,一條條雪墻像是翩躚起舞的銀龍”
4、語言準確、凝練,富有感情,表現力很強。
5、最后“留下三個太陽”,也是她的熱情的象征,南極太冷了,畫家要走了,希望有三個太陽去暖和一下這些南極人。
六、聯系自我、拓展提升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但有很多同學卻不懂得珍惜。學了這篇文章,認識了這群“南極人”、感悟了“南極精神”,你有什么感想呢?
七、布置作業
1.用復述的方法向家人或朋友介紹女畫家在南極參加建設、搶險、畫畫的事跡。
2.學生活動:采訪(兩人同桌,模擬采訪)
女畫家回國了,請你以一名記者的身份去采訪她,你會設計哪些問題,作為女畫家你又怎樣回答喲? 小組中,男同學扮記者,女同學扮演女畫家。(上臺表演)
問題設計參考:
1、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您為南極創作的壁畫內涵豐富,我想知道您在創作時主要是從哪個角度來思考的呢?
2、作為第一位到達南極的女畫家,你的執著進取的精神打動了很多人,我想知道,如果給你第二次機會去南極,你還會去嗎?又會為南極留下什么作品?
3、我想知道,你在南極體會最深的一點是什么?
4、這次南極之行對你今后的人生會產生哪些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