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理解并積累“拮據(jù)、兄姊、剜、庇護、煞”等詞語。
(2)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例:“……而我如今身處都市文
化圈,卻很難見到您這樣純粹的人!
2.能力目標:
(1)學習本文平實的語言和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
(2)體會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對養(yǎng)母的深情。
3.情感目標:
感悟現(xiàn)實生活中的母子關系,學習作家對親情的思考所得到的
啟迪。
教學重點:
對養(yǎng)母“小氣”“自私”等形象描寫的效果與作用 。
教學難點:
如此平凡的養(yǎng)母為什么依然震徹人心。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母愛的震撼
1.動物界的母愛
2.人類的母愛
(二)整體感知——熟悉課文
1.教師范讀。
2.看看慢慢呈現(xiàn)在你眼前的養(yǎng)母是個怎么樣的人。
(三)情境體驗——抒寫心情
1.思考一系列問題。
2.假如讓你對媽媽說些什么,你會怎么說?
(四)課堂小結(jié)——感悟生活
1.對自身實際的反思,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母愛。
2.母愛+回報=快樂的成長=幸福的生活
(五)課后作業(yè)——深化體驗
1.為媽媽親手做一張賀卡,寫下最想對媽媽說的話,悄悄放在媽媽
枕邊。
2. 觀察媽媽對此事的反應,把它寫進你的日記里。
(六)課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