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3個字。能正確讀寫“轟隆隆”等詞語。
2、復述故事,積累優美生動的詞語。
3、學習女媧為了拯救人類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 重點是了解女媧為拯救人類,怎樣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把天補好的過程。
2、 難點是在閱讀中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
課前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提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愛聽神話故事嗎?你們都讀過哪些神話故事?說說看。
2、出示插圖投影,指導看圖: 圖上是誰?她在干什么?
3、揭題,釋題。
二、錄音朗讀,學生自由讀。
三、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情況。
1、讀準”窟、隆、冶”的讀音。
2、指導書寫生字。注意以下字形“媧、窟、窿、冶、煉、煉”
3、讀生字,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意。
轟隆隆、塌下、窟窿、山岡、洪水、熄滅、純青石、五彩石、冶煉
4、指名讀文,正音。
四、齊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五、生討論后匯報,師小結。
課文講的是傳說中女媧看到天塌了一大塊,便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好的事。
六、作業。
1. 抄寫生字詞。
2. 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看卡片讀生字詞。
2、讀后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二、學習課文,解決上節課學生提出的三個問題。
1、女媧為什么補天?
2、女媧怎么補天?
3、女媧補好天后,會是什么樣的情形呢?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解決第一個問題。
1、默讀,想哪些段分別寫補天的起因,經過。
2、小組討論以上三個問題后,匯報學習收獲。
3、指導學生從內容想開去:
如果你當時在場,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呢?
(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體會女媧看到這場面的心情)
四、指名讀第二自然段,體會女媧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為及原因。
1. 女媧難過極了。
聯系課文第一句來體會。“創造了人類”人類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難,心情當然難過。
2.從“立刻、求”等詞中進一步體會女媧焦急、難過的心情
3. 小結:為救人們,先做了兩件事——求雨滅火;造船救人。
五、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媧補天的經過,解決第二個問題。
1、大聲自由讀文。
2、找出文中具體補天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女媧的精神。
“她跑到山上,去尋找補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為這種石頭很多,用不著費多大力氣。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塊。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石頭,還缺少一種純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齊了,女媧在地上挖個圓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進行冶煉。煉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體。把它裝在一個大盆里,端到天邊,對準那個大黑窟窿,往上一潑,只見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補好了。”
(1)結合掛圖理解這段話,進一步體會女媧為補天所付出的艱辛。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
(2)引導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補天的經過。
3 、引導朗讀這兩段話。
六、齊讀第五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麗,解決第三個問題。
后來,女媧補好了天,沒有了危脅人們的大火,人們又可以安居樂業,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七、齊讀課文,總結全文。
八、作業。
1. 回答課后第二題。
2. 閱讀課外神話故事。
板書:
女媧補天
原因 經過 結果
天塌地裂 求雨 滅火 人們又安居樂業
起火發洪水 造船救人 煉石補天
(愛心、吃苦、勇敢)
教后反思:
不足之處: 1、整節課我讓學生讀得少:第一自然段中描寫天塌下一大塊后是什么情景,應該讓學生從讀中去體會,我也讓學生讀了,(齊讀自讀)但是讀得不到位,沒有讀出難過的心情;在指導學生朗讀女媧找五彩石和補天的幾句重點句時,沒有給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談感受,沒有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體驗讀的樂趣,在讀中感悟,沒有欣賞讀的過程,整堂課下來,課顯得過于疏松。
2、缺少老師范讀:三年級的學生開始讀書時并不能讀出感情,大多數都是唱讀,這就需要老師的指導,所以老師的范讀是必不可少的,本節課特別是配樂朗讀和女媧找石、煉石時,老師如果范讀,那學生一定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能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