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教學任務:
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感情的朗讀詩文,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2、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教學目的:
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初步嘗試用詩的語言表達對母親的愛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 導語設計
以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引入新課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泰戈爾是印度著名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他的創作有五十多本詩和散文詩集、二十部中長篇小說、一百多篇短篇小說、二十多部戲劇他著名的散文詩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等,小說有《沉船》《戈拉》《小沙子》等,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印度偉大作家泰戈爾的散文詩,可以說影響了中國一代文學先驅他的散文詩如“心有靈犀一點通”一般地打動并啟發著中國新一代的女詩人,女散文家——冰心她寫的頗有影響的《寄小讀者》,便是最好的例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金色花》
二、 學生朗讀詩,教師給予必要的朗讀指導
1、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得通順流暢
2、要求學生美讀課文,讀出語調、語速、重音、節拍,讀出情感
朗讀詩歌,須注意以下幾點:
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輕松活潑,應讀出兒童特有的調皮
根據情感的需要,確立語速“表現的內容是歡快的,激動的或緊張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現的內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
根據詩歌意境,確立輕讀、重讀及音長音短
根據語境的關系,確立詩句的停頓
3、教師范讀,學生放聲朗讀
三、 師生共同研讀
1、學生齊讀《金色花》,整體感知詩意
2、學生談讀詩的整體感受,說出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1)、把學生分成六組,小組成員之間互相交流,談讀詩的整體感受
(2)、各組選代表在全班交流,概說詩意
全詩展現了一副兒童嬉戲的畫面畫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個機靈可愛的孩子,突發奇想,變成了一朵金色花,在一天時間里與媽媽三次嬉戲“我”天真稚氣,卻藏著自己的秘密,不讓母親知道,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感情
3、選一個朗讀水平較好的同學讀詩歌,其他同學邊聽邊想,想象詩歌描繪的內容和意境,體會詩的詩情畫意
4、出示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詩意,體會詩歌的意境
(1)、為什么“我”想變成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嗎?為了跟媽媽捉迷藏嗎?為了實現自己小小的心愿,給媽媽帶來一些幸福嗎?
(“我”想變成一朵金色花,是為了實現自己小小的心愿,為媽媽做點事,給媽媽帶來一些幸福)
(2)、“看著你工作”“你會嗅到花香”“江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都是為了什么?
(“我”在一天的時間里,與媽媽嬉戲,看著媽媽工作;在媽媽禱告時,悄悄地開放花瓣,散發香氣,讓媽媽沐浴在花香中;在媽媽讀《羅摩衍那》時,將影子投在媽媽所讀的書頁上,替媽媽遮陽都是為了回報媽媽的關愛,給媽媽帶來一些幸福)
(3)、媽媽為什么反而責怪孩子呢?還罵“你這壞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為什么不告訴媽媽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可以想象,不見了孩子,媽媽多么著急,這種驚慌緊張的心情肯定與時俱增,一旦見了孩子,自然又驚又喜,嗔怪孩子
嗔怪中透露出的是至真的母愛
孩子懂得母愛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他不圖媽媽夸獎,但求媽媽生活得更加溫馨,所以,他只是撒嬌,就是瞞著媽媽天真稚氣,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媽媽的感情)
5、悟讀詩歌,進一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詩人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金色花,印度圣樹,開金黃色碎花我們中國喜歡用花朵比喻兒童,印度也一樣詩人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圣樹上的花朵,是在贊美孩子的可愛那金黃的色彩正反映著母愛的光輝
人們喜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正可以象征孩子回報母愛的心愿金色花是詩人新奇而美妙的想像)
6、品讀全詩,學習借鑒本詩的手法
這首詩詩人想象“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來表達純真的母子之愛,借助一種具體的形象來抒情是本詩的獨特手法
請同學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一首詩,來表達對父母的愛
當你沐浴后,
當你吃過午飯,
但是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嗎?
四、 課堂小節
《金色花》是一首著重從描繪孩子動作、心理的角度來表現母子親情的散文詩,全詩想象豐富、新奇而美妙,抽象的母子深情物化為美好可感的具體形象,給我們留下了鮮活而深刻的印象
燦爛的金色花,承載著濃濃的親情同學們,沐浴在母愛中的我們,該選擇什么來寄托樸實純真的母愛呢?
五、 布置作業
小時候,我們肯定有過美好的心愿,想幫助媽媽減輕勞苦,以表示自己長大了,結果卻適得其反,引來了媽媽的嗔怪以至責備
歲月的沙灘積淀了人生中至為寶貴的黃金般的記憶 采擷一瓣心香,獻給我們的媽媽,好嗎?
請寫一篇文章,借鑒《金色花》的寫法,不少于500字
板書設計:
捉迷藏 看媽媽工作
悄悄開放散發香氣 愛與人性
金色花 變成金色花 投影到媽媽所讀的書頁 的
跳到媽媽面前突然現身 美好圣潔
與母親對話
教學反思:
在教學這篇美和愛的文章時,自己和學生的關系也如圣潔的金色花般讓人迷戀我們的老師孜孜不倦地在美的領域中開墾和耕耘不是用鞭子去驚醒學生,而是用微笑用愛去溶化學生;是用善意用愛來感化學生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里的老師,不僅僅充當了一個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更是充當了一個愛的傳播者在潤物細無聲中,悄悄地播撒了師愛的種子,猶如圣潔高貴的金色花般地讓人戀戀不舍金色花——孩子、母親——學生、老師——是世界上最圣潔的愛的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