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預習:
1.朗讀課文3遍,完成《語文助學》“預習積累”部分。
2.書寫生字詞3遍,小組長檢查、批閱。
相關課程標準:
1.掌握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知識。
2.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仔細品味,體悟富含哲理性的語言。
2.感受秋天、落葉的美,領悟秋天豐收的喜悅和落葉換來新生的歡樂。
評價任務:
1.賞析詩歌美文,層層探究美意。
2.通過生動形象的描寫,體悟富含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感知:
關于“秋”的話題,我們再看在濟慈和賈平凹的筆下被賦予了怎樣的情感。(師生共同書寫題目、作者,示范寫“凹”的筆順)
學生自主學習、積累作家作品和文化知識。
1.一讀理序:
劃出《秋頌》描繪的典型景物和農人,找出《落葉》中寫時間的句子。
農舍屋檐 陽光 藤蔓 樹枝 葫蘆 榛子 果仁 花蕾 蜂房 你
春天的日子里 一個夏天 到了深秋 來年的春上
2.二讀感悟,說出《秋頌》中人的感受。劃出《落葉》中描繪法桐的優美句子。
二、比較探究:
3.三讀《秋頌》,體會詩歌散文化的意境美:
秋的形象:
霧的天空 → 樹枝、屋檐、果實、花朵、采蜜:成熟、喜悅之情。
秋天里的農人:糧倉奔忙 → 地上悠閑、鼾睡、沉醉、拾穗、榨果汁:豐收、贊美之情。
4.朗誦《秋頌》,欣賞生動形象的描寫,感受秋天豐收的喜悅和贊美之情。
5.三讀、四讀《落葉》,賞析描繪法桐的優美句子。
學生自讀第1-5段。
春天的日子里:顏色,姿態,比喻句,擬人句,嫉妒鳥夫妻 → 溫柔和美好
一個夏天:鼓滿著憧憬的葉子
到了深秋:消瘦 寒傖 赤裸裸 嶙嶙的骨 僵硬 不再柔軟婀娜 斷了下來 → 殘酷:撿一片落葉,保留起來,以作往昔的回憶。
來年的春上:依然是淺綠的好,深綠的也好。 → 將歷年收留的落葉拿出來,和這新葉比較。
學生鞏固讀第1-5段。
6.五讀、六讀《落葉》,感受落葉換來新生的歡樂,體悟富含哲理性的語言。
教師范讀、學生齊讀 “喔,葉子,你們認識嗎,……”至結尾。
哲理:
①凋落的曾經那么悠悠地歡樂過,歡樂的也將要寂寂地凋落去。
②他們并不悲傷,歡樂時須盡情歡樂。
③歡樂到來,歡樂又歸去,這正是天地間歡樂的內容;世間萬物,正是尋求著這個內容,而各自完成著它的存在。
④它年年凋落舊葉,而以此渴望著來年的新生,它才沒有停滯,沒有老化,而且目標在天地空間里長成材。
情感: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來,祝福于它!
三、達標訓練:
《語文助學》“學習測評”第1-12題(P38-40)
板書設計:
秋 頌 濟慈
秋的形象:成熟喜悅 → 秋天里的農人:豐收贊美
落 葉 賈平凹
凋落舊葉(深秋) → 來年新生(春夏)
歡樂又歸去 ← 歡樂到來
↓
成 材
教學反思:
美文的鑒賞、揣摩、玩味比較成功。一是把握住了描繪的形象,優美詞句的繪圖和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形象傳神,富有情感;二是揣摩透了形象蘊含的情愫,“情由景生,景由心生。”情景滲透,互相交融;三是感悟出了富含的人生哲理,使人生更富于蓬勃向上的精神。
建議課下增加誦讀的時間,達到熟讀成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