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教學設計(七年級上)

發布時間:2017-08-19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教學目的:

  1.理解為正義事業而獻身的勇氣。2.學習講述故事。3.理解本文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點:

  理解文章內容,講述故事。

  教學難點:

  理解本文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頎長(qi)熹微(xi)寥寥可數 liao 嗚咽(ye )

  2.解釋下面的生詞。

  ()拘謹:(言語、行動)過于謹慎,拘束。 (2)頎長:身量高。

  (3)孔武有力:勇武而有力。孔:很 (4)熹微:目光微明。

  (5)悉意:全心全意。 (6)寥寥可數:形容非常少。

  二、導入

  和平是一種信仰,為了捍衛它,許多人不惜獻出無價的青春和寶貴的生命。本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盟軍由法國諾曼底登陸時發生的一個感人故事。

  三、正課

  1.提問:美國傘兵講的故事從課文的哪一段開始到哪一段結束?

  討論并歸納:從第二自然段開始到倒數第五自然段結束。

  2.提問:課文開頭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討論并歸納:交代故事的敘述者和主人公之———美國年輕傘兵的外貌、功勛。

  3.提問:課文最后四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討論并歸納:課文最后四段寫作者聽完故事后的感受,在文中起畫龍點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4.提問:閱讀課文,說一說,故事是怎樣開頭、發展、結束的?

  討論并歸納:

  1)開頭:盟軍向諾曼底空投傘兵,美國年輕傘兵在遠離預定地點好幾英里的敵占區著陸。

  (2)發展:年輕傘兵遇到德國人的追捕,一個法國女人救了他,被德國人發現,她的丈夫被德國人打死。年輕傘兵跑進了樹林。德國人繼續追捕他,他又一次來到這個法國女人的房子。這個法國女人又一次掩護了他。

  3)結束:美國年輕傘兵獲救。三天之后,諾曼底地區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隊。

  5.請試用美國傘兵的口吻講述這個故事。

  6.提問:用美國傘兵的口吻講的故事與課文原故事作比較,敘事角度和表達效果有什么變化?

  1)從敘事角度看:以美國傘兵的口吻講述一個法國女人兩次掩護地而犧牲了自己的親人的故事。歌頌的主要對象是這個法國女人。而原文則是從第三者的角度講述這個故事,歌頌的對象不僅有法國女人,還有美國傘兵。

  (2)從表達效果看:以美國傘兵為第一人稱講述故事,更顯得真實感人。而原文則能從更廣泛的視野,敘述美國傘兵所無法看到、聽到的細節。使故事情節更加完整。

  7.提問:課后練習一、l。

  討論并歸納:當美國傘兵第一次來到農家門前請求給予掩護時,法國女人回答說:“哦,當然啦。”法國女人認為美國人是盟軍,是來法國趕走德國人,解放他們的。理所當然得到法國人的保護。當美國傘兵第二次來到農家門前請求給予掩護時,法國女人再一次收留了他,并說:“哦,當然啦。快!”法國女人并沒有因為第一次掩護了美國傘兵而犧牲了自己的丈夫而感到后侮,還是一如既往地掩護美國傘兵。法國女人為了和平,為了捍衛自己的信仰,不惜犧牲,包括自己親人及自己的生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8.提問:課后練習一、2。

  討論并歸納:我認為作者更重的是法國女人的勇氣。青年傘兵的勇氣是拼命的勇氣,但是法國女人的勇氣是一種為了捍衛和平的信仰而不惜犧牲的勇氣。這種勇氣更值得人們的尊敬和贊頌。

  9.提問:課后練習一、3。

  討論并歸納:“有福氣”是說明這位法國女人值得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的敬重。她的信仰是捍衛世界和平,反對侵略戰爭。她懂得為了捍衛自己的信仰必須付出代價甚至寶貴的生命。所以她毫不猶豫地做出了犧牲。

  四、小結

  本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一個法國女人為了掩護美國傘兵,不惜犧牲自己的親人的故事。贊美了為了捍衛世界和平,不惜獻出無價的青春和寶貴的生命的勇氣。

  五、作業

  1.課后練習一、二。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簧片在线播放 | 亚洲AV福利永久看片 |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人妖另类 | 亚洲sss无整片在线播放 | 亚洲制服祙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