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思考:
春節,對于十三、四歲的孩子來說,更多的只是個輕輕松松吃吃玩玩的節日,對其中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怕是知之甚少,我希望通過課文的學習,除了品讀作家筆下鮮明的地方特色,濃郁的鄉土風情外,更由此引申開去,通過多種渠道(網絡、課外讀本),讓同學們走進歷史長河對中國最傳統最民俗的節日有深入的了解,由此感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內涵。
教學設想:
一、預習
1.對文中的生字詞查字典,要求讀準音、明其義,在此基礎上把課文讀流暢。
2.詳細閱讀第四節,對本段中不甚明了的內容提出問題,做好標記,并思考:作者共寫了幾件事具體描繪了家鄉過大年的情況?用“動詞+名詞”的格式概括這幾件事,例如:“守(動詞)歲(名詞)”。
3.課外了解春節的來源及習俗,以備課堂使用。
二、學習課文
(一)新課導入:
再過三個多月又要過年了,大家回顧一下以往我們過年有那些活動?
幻燈片(一):現時的年:
①放鞭炮 ②拿壓歲錢 ③吃團圓飯
④守歲 ⑤拜年 ⑥貼春聯 ⑦看春節晚會
注:板書內容根據學生回答定
現在,我們把我們的過年暫且放一放,一起到作者的家鄉-- 北京郊外運河邊的村莊作一次民俗風情游,去過一個舊時的年。
(二)放聲朗讀第四節,在朗讀聲中觀摩農家過年的活動。
1、朗讀之后,先各自質疑再小組成員互相答疑,然后每個小組提交一個問題小組間質疑并解答,如有意見不一時,老師可加入討論。(預習2前半題)
2、提問大家
⑴大家在村莊里看到了幾幅過大年的場景?(預習2后半題)
幻燈片二:
舊時的年:
① 炒年貨 ②吃臘八粥 ③買糖果 ④挑絨花 ⑤殺牲畜
⑥備糕點 ⑦送灶王爺 ⑧換門神 ⑨守歲 ⑩拜新年
⑵觀摩了這十項過年活動,你們最想參與其中的那些活動?說出你的理由。
⑶從作者家鄉過年的場面看我們民族過年的風俗,除了歡天喜地的飽嘗一年的勞動成果外,在豐富隆重火熱的氣氛中,還寄托著那些期盼?
幻燈片三:
①辛苦一年,幸喜五谷豐登,享用勞動成果;
②展望來年,祈求好運,祝愿平安幸福;
③合家團聚,增進親情,密切鄰里關系,和和美美共奔前程。
3、老師朗讀第四節,作為本次民俗風情游的結束語。
(三)課文只是個引子,她激發了我探求\'春節\'這一傳統節日的興趣,于是我借助網絡查到了好多資料,比如,作者只寫到正月初一百家拜年就嘎然而止了,資料告訴我正月初一才剛剛開始過年呢;小時候過年都要撣檐塵,以為只是圖個清潔,現在才知道\'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典故。相信同學們手頭已收集了不少資料,現在大家資源共享。
(四)了解了幾十年前北方農村的過年情景及這么多的\'春節\'知識后,2003年的春節你打算開展哪些活動,既保留民族傳統又富有時代特色?
幻燈片四
2003年春節活動計劃書
日期 活動內容 活動的意義
臘月二十四 打掃房子 干干凈凈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