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蠟燭》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通讀課文,了解劇本的形式和特點,和一般記敘文比較寫法上的不同。
2、默讀課文,明白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能通過人物的語言和劇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為和心理,體會伯諾德一家對德國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課前查閱資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法西斯對德國人的殘酷迫害。
【教學過程】
一、揭題,了解故事內容
1、導語:
同學們,晏子的能言善辯,使我們體會到了機智應對的語言魅力。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文學形式──劇本。(板書:半截蠟燭),從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語言的機智巧妙。(學生齊讀課題。)
師:請同學們認真讀讀課文,想想講了一件什么事。
2、了解故事內容:
⑴學生默讀,了解故事內容。
⑵指名說: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一位家庭婦女伯諾德夫人把絕密情報藏在半截蠟燭中。一天晚上,德國軍官闖進她家,點燃了蠟燭。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德軍巧妙周旋,保住了蠟燭,保住了蠟燭中的絕密情報,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二、深入學習課文,體會人物語言
1、過渡:
同學們,絕密情報終于沒有暴露,情報站沒有遭到破壞,他們一家也得救了。那么,是誰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報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們一家與德軍的巧妙周旋中,你認為誰的貢獻最大?你最欣賞誰的語言,為什么?
2、學生自讀感悟,做批注。
3、同座之間進行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4、在交流貢獻的過程中引導感悟人物語言:
⑴預設一:認為伯諾德大人貢獻最大。
(因為當她看到德軍點燃蠟燭時,急忙取出油燈,還說這燈亮些,準備把蠟燭換下來,從這里看出伯諾德夫人十分勇敢和機智……)
師:在這么危急的情況下,你們認為伯諾德夫人當時說話應該是怎樣的神情、語氣?(輕松自然、鎮定、不露馬腳)。誰來試著讀一讀?(指名讀、評讀、齊讀。)
師:讀到這里,我們不禁感到伯諾德夫人多么機智勇敢,想演一演嗎?那你可要好好地準備準備了,仔細揣摩一下她的動作、心理和表情。
(學生準備──指名演。)
老師做旁白,一名學生演。
表演得怎么樣?同學們評價一下。
(“急忙”取油燈,吹蠟燭,但是在德軍面前卻是非常從容的。)
再演一次。學生讀伯諾德夫人的心理活動,教師旁白,學生演。評價。
⑵預設二:杰克也有貢獻。
(因為他想出了抱柴火這個辦法,雖然沒有實現,但一定是他這種勇敢的做法感染、帶動了妹妹杰奎林,她也才會勇敢地和德軍戰斗。)
師:杰克的表現怎么樣,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
學生交流:(從他說的話“天真冷,……我去柴房抱些柴來生火吧。”看出杰克很聰明,他這么說德軍不會懷疑他。從“若無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燭臺”看出他十分鎮定。)
師:讓我們帶著鎮定的語氣來讀讀這段話。(學生讀)
⑶預設三:認為杰奎琳的貢獻最大。
(因為是她將蠟燭拿走,保住了情報的。而且她很勇敢,很聰明。她說“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選擇了一個合適的理由,還打了個懶懶的哈欠,讓人覺得她真的很困的樣子。杰奎琳選擇了司令官,而沒有選擇中尉,因為從上文看出兩個中尉都是很粗暴的人。說明她很聰明。她說“我覺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和“和您聊天真有趣”這樣的話可以得到德軍司令的喜愛,就不會刁難她。說明她很機智。)
師:你們覺得杰奎琳的話該怎樣讀呢?
學生交流看法。(天真、純潔。)
師:大家試著讀一讀。(自讀、指名讀、評讀、再讀。)
師小結:保住情報站是全家人齊心協力的結果,小女兒杰奎琳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師小結:是啊,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幫助我們擺脫困境,甚至可以挽救一個家庭,拯救一個國家。(電腦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
師:學完了課文,你想說什么?
三、初步體會劇本這種文學形式的特點
1、導語:
跟你讀過的寫人記事的文章比較比較,這篇課文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學生默讀思考:
同桌同學交流著法。
3、全班交流:
(主要以人物的對話為主要內容。對話之前一般有個括號,提示這個人說話時的動作或神情,或者說明他們當時正在干什么或當時的情景。)
師:是啊,劇本就是通過人物對話和提示語來推進情節,刻畫人物的。這樣不僅讓我們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而且領略到人物語言的獨特魅力。希望大家回家后找些劇本來讀一讀。(為學生推薦《日出》《雷雨》等經典之作。)
四、作業
1、講述《半截蠟燭》的故事。
2、小組合作進行課本劇的表演。
3、閱讀其他劇本,感悟人物語言。
《半截蠟燭》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說一說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敵軍周旋的。
2 通過朗讀課文的訓練,體會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周旋時表現出的沉著、鎮定,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
3 通過朗讀,體會伯諾德夫人一家的沉著、鎮定,抓住文中的人物的動作、神情、語言、心理等,并用課本劇形式表演出來。
二教學重點:
通過對課文的有感情的朗讀,感悟伯諾德夫人一家的鎮定、沉著。
三教學準備:
課件(重點段落、重點詞句)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半截蠟燭》這篇課文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誰能說說這是怎樣的半截蠟燭?(裝著情報的、關系到一家人的命運、關系到國家的利益)
2 沒想到這么不起眼的半截蠟燭居然牽涉到這么大的利益,而它卻被放在了屋子里最顯眼的桌子上,躲過了敵人的一次又一次的搜查,我們不得不佩服伯諾德夫人聰明的才智和過人的膽識。
3 然而,一天晚上,這半截蠟燭卻成了所有人特別是伯諾德夫人一家關注的焦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3~7自然段,讀的時候思考,為什么在這天晚上這半截蠟燭成了所有人關注的焦點?
2 學生自由朗讀。
3 交流:(晚上會用到蠟燭,蠟燭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秘密就會暴露。他們一家三口人的姓名也會結束)
4 蠟燭隨時會熄滅,情報會暴露,伯諾德夫人一家在這關鍵的時刻就會想盡辦法拯救這半截正在燃燒的蠟燭。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3~7自然段,看看這一家人怎樣拯救這場災難的,其中你最佩服誰?
三再讀課文,分析人物動作,體會人物的心理:
1 學生瀏覽
2 交流:
⑴伯諾德夫人
你最佩服她的什么?(沉著、鎮定……)
你從文中哪里讀到的能給大家讀讀嗎?(她看著……)
讀得好嗎?誰再來試試?
“急忙”是她慌張嗎?(抓緊時間……)為什么不迅速吹熄蠟燭呢?“輕輕地”體會到什么?(臨危不亂……)
⑵杰克
你最佩服他的哪里?(鎮定、不露聲色……)
齊讀重點句子(在斗爭的……)
為什么搬木柴?被奪回后還有意義嗎?為什么還去搬回?(不露聲色)放到句子里再讀!
的確,在蠟燭被奪回后,杰克搬回木柴已經失去了意義,他只能裝作若無其事地坐待著……他在等什么呢?誰能用“要是……”的句式說說他當時心里想的話?而同學們所說的這一切都不可能發生,這半截燃燒著的蠟燭也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東西!
⑶杰奎琳
為什么佩服她?(解除了危機)
如果危機不是她解除的,你還佩服她嗎?為什么呢?佩服她什么呢?(道晚安)
她在最關鍵的時刻,把裝著情報的蠟燭捧到了敵人面前,向敵人說晚安,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她的確讓人佩服!
四表演:
1 這一家人憑著沉著、鎮定、勇氣戰勝了敵人,保住了情報,讓人不得不由衷的佩服,同學們想不想把這些令人佩服的人物來演一演?
2 學生準備、表演。
五總結: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懷著對祖國的熱愛,與敵人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最終憑著他們的鎮定與勇氣取得了戰斗的勝利。
六作業:
把這個精彩的故事講給周圍的人聽,感興趣的同學還可以來演一演。
板書:
伯諾德夫人
半截蠟燭(拯救) 杰克 鎮定、勇敢、機智
杰奎琳
更多相關文章: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