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雷棣的發憤讀書、自強不息與渴望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
學習作者用多件事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把握雷棣成長中的五件事,體會雷棣的發憤讀書、自強不息的精神及企盼世界和平的愿望
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1.和平,一個多么親切的字眼,它充滿溫暖,充滿幸福,擁有了和平,世界將沒有眼淚、沒有悲傷、沒有痛苦,擁有了和平,我們才擁有美好的家園,才擁有幸福的明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板書課題)
2.生齊讀課題
3.出示學習目標。
4.回憶課文講了雷棣成長中的幾件事?詳寫的是哪兩件?
二、精讀課文
過渡:同學們有了學習的基礎,今天我們要深入學習課文。
(一)、出示學習指導1:(找出表現雷棣發憤圖強的句子,用“——”畫出來。)
1.邊讀邊找。
2.小組內交流。
3.小組匯報。
4.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什么?
5.匯報
6.教師總結:為了像爸爸一樣優秀,為了像爸爸一樣成為合格的維和戰士,雷棣發憤讀書,我們來讀一讀,感受他知識的淵博。(生齊讀)
7.課文中哪個詞語能體會到他知識的淵博?(了如指掌),什么意思?能體會到什么?(雷棣對各門知識掌握得非常透徹)
8.指名有感情再朗讀此句。
(二).出示學習指導2(在課文中找出他“自強不息”的事例,用“~~~~~”畫出來。)
1.生邊讀邊找。
2.匯報。
過渡:除了謝絕好心人的關心外,還謝絕了什么?(教授的邀請),同桌找出句子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的語氣,情感。
(1)同桌練讀。
(2)指名讀,評價。
3.雷棣的語氣是怎樣的?(平靜),是什么意思?(心情沒有不安或動蕩),如果將“平靜”刪掉好不好?為什么?(因為平靜更能表現出雷棣的自強不息,面對誘惑不動心、不依賴別人)
教授的語氣是怎樣的?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4.男女生分角色讀。
雷棣面對立意還能如此平靜,是因為什么?(爸爸的教導)
5.齊讀爸爸的話。
6.結合實際再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7.小結:爸爸希望雷棣成為一位優秀的男子漢,這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殷切期望。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體會濃濃的父愛。(生齊讀)
(三)、出示學習指導3(請同學們再默讀雷棣成長中的其他三件事,想想能不能刪掉其中的任何一件,為什么?)
1.關心別人。(父親的死,讓雷棣意識到自己已成為一個小男子漢了,應該幫媽媽減輕負擔,因此生活上更加關心媽媽。采用插敘的手法,對比說明雷棣長大了,懂事了。)
2.關心國際政治。
(爸爸是為保護那些在戰亂中受傷害的婦女兒童才犧牲的,雷棣要繼承爸爸的事業,保護他們)
3.給聯合國秘書長寫信。(采用倒敘的手法,表達了失去親人的悲痛以及自己頑強的意志)
4.小結:通過這五件事,我們認識到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堅強……)是的,通過作者各個角度的描寫我們就能很準確的知道人物的性格,這種寫法好不好?太棒了!在我們的作文中也要運用的這種寫法。
(四)雷棣正在為成為一名合格的維和戰士而努力,說讓他有這樣的變化?激勵他自強不息的動力是什么?(聽到父親犧牲的消息,他有了自強不息、發憤圖強的動力,決心完成爸爸未竟的事業)
(五)維護世界和平既是爸爸生前的理想,也是雷棣自強不息的動力,雷棣怎么也忘不了爸爸那親切的音容笑貌,忘不了臨上飛機前深情的回眸,更忘不了和爸爸的約定,可是現在,藍盔回來了,爸爸卻犧牲了,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封信,再一次感受他對爸爸的思念,對和平的企盼。(生齊讀)
(六)過渡:雷棣現在還小,她還不能進入聯合國,不能參加維和行動,但她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著,千言萬語道不盡我們對和平的企盼,我們無法阻止戰爭,但我們能不斷壯大和平的力量,讓我們大心中的渴望化為共同的心聲,齊讀最后一段。(生齊讀)
1.質疑:爸爸未竟的事業是什么?
2.文章的結尾及表達了雷棣的理想,也點明了主題,再齊讀課題。
3.質疑:將“企盼”換為“期望”、“盼望”等行不行為什么?
三、拓展升華
1.過渡:我們享受著和平,可是世界有很多地方依然彌漫著硝煙,許多我們的同齡孩子正在飽嘗戰爭的苦難,(師出示圖片解說)
2..“企盼世界和平”僅僅是雷棣一個小孩的心愿嗎?
師小結:不是。它代表著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千千萬萬熱愛和平的人們的愿望。追求和平、維護和平、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的事業!)
附:板書設計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發憤圖強
完成未竟的事業 自強不息
給聯合國秘書長寫信 關心別人
為世界和平做貢獻 關心政治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二
教材分析:
本文記敘了中國小男孩雷棣在得知父親雷潤民為維護世界和平捐軀的消息后,自強不息、發奮圖強,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質,決心完成父親為完成的事業——為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貢獻。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人物的內心情感。
3、引導學生學習雷棣熱愛和平、自強不息的精神。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企盼、殉難、維護、沉浸、繼承、未竟。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有選擇性地用上以上詞語。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看看一個孩子時怎樣為世界和平而努力的。昨天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誰能告訴老師:雷棣為什么企盼世界和平?激勵他自強不息的動力是什么?
(1)維護和平是爸爸生前的理想。(“記住,孩子,你爸爸是為維護和平犧牲的。”)
(2)維護和平是家人對雷棣的希望。(“孩子,等爸爸回來,一定送你一頂藍盔。”)
小結:是呀,正像同學們剛才所說的那樣,維護世界和平既是爸爸生前的理想,也是家人對雷棣的希望,雷棣怎么也忘不了爸爸那親切的音容笑貌;忘不了爸爸臨上飛機前對他和媽媽說的話;更忘不了他與爸爸之間的約定,可是現在,藍盔回來了,爸爸卻犧牲了,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雷棣寫給聯合國秘書長的這封信,共同感受一下他對爸爸的思念,對和平的企盼。
二、品讀課文,加深理解。
1、(出示雷棣的信)指名配樂朗讀課文。
2、師:失去父親的悲痛讓雷棣承受了他這個年齡的孩子難以承受的苦難和打擊,但是他沒有趴下,而是“好像一下子長大了”。那么在爸爸平靜深情的目光的注視下,雷棣身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請學生默讀第5、6自然段,試著歸納概括能表現雷棣變化的事件;(出示:從此,雷棣好像一下子長大了。)接著讓學生用加小標題的方法給這幾件事加上標題,語言盡量簡潔
(1)關心他人 (2)關心政治
(3)努力學習 (4)謝絕幫助
3、從以上幾件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請同學們在小組中交流一下,并結合具體的句子談一談。
(1)生活上關心媽媽:想象一下,他還會從哪些方面來照顧媽媽?
小結:雷棣不再是那個淘氣的小男孩,他已經懂得為別人著想。
(2)關心政治:他可能從新聞中了解到哪些事情?如果你是雷棣,了解了這些事情后,你心里會想些什么?
小結:雷棣正在為成為一名維和戰士而努力。
(3)努力學習:是什么在時刻激勵著雷棣?
小結:父親的犧牲、維護和平的心愿激勵著雷棣自強不息。
(4)謝絕幫助:雷棣為什么會這樣做?(出示爸爸的話)
師:雷棣明白爸爸的話了嗎?從哪兒看出來他明白了? 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4.小結:雷棣現在還小,他還不能進入聯合國,不能參與維和行動,但是,他在用自己的行動努力著,為今后維護世界和平打下基礎。千言萬語道不盡我們對和平的企盼,我們無法阻止戰爭,但我們能夠不斷壯大和平的力量,讓我們將心中的渴望化作共同的聲音。齊讀課文最后一段(出示最后一段)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1、那就讓我們一起傾聽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吧,這也是全世界企盼和平的人們共同的心聲。
2、(出示戰爭畫面)是呀,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依然彌漫著戰爭的硝煙,還有許多孩子正飽嘗戰爭的苦難。如果你要給發起戰爭的國家領導人說幾句話,你會說些什么呢?學生自由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