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照畫面,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欣賞蒙娜麗莎美麗的神韻和那神秘的微笑。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在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盧浮宮中有三件寶,其中一件就是《蒙娜麗莎》(板書:蒙娜麗莎),它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著名畫家達·芬奇的代表作。
2、學生交流資料。
師:幾百年來,《蒙娜麗莎》這幅畫一直讓人們百看不厭,也一直為世人所津津樂道,蒙娜麗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你們想看看嗎?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感受蒙娜麗莎的迷人風采吧!
2、出示課題:蒙娜麗莎之約。(齊讀)
讀了課題,你們有什么想問的嗎?(學生緊扣課題質疑)
(二)明確要求,自讀課文。
1、明確要求。
①讀準生字,讀通課文。
②快速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
③說說你還從哪些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
2、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
3、反饋交流。
(三)欣賞名畫,感受魅力。
1、出示《蒙娜麗莎》的圖畫,讓學生自由觀賞。
師:同學們,在世界名畫中,你可以不知道其他作品,但你一定要知道《蒙娜麗莎》!當年《蒙娜麗莎》失竊,成千上萬的人為之痛不欲生,政府則把當日定為“國難日”;而當她失而復得時,舉國歡騰,其盛況不亞于一個國家重獲新生。這到底是一幅怎樣的畫像呢?為什么會有如此之大的魅力?讓我們先欣賞一番吧!(出示畫像)
2、從同學們驚奇的眼神中,老師感受到你們對這幅畫的喜愛,說說你欣賞后的感受。
3、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蒙娜麗莎》這幅畫的?請同學們自由默讀課文5~7自然段,找出具體描寫畫像的語句,并想想這部分的描寫好在哪里。
4、隨機交流,感受名畫的魅力。
(1)引導學生感受畫的整體。(第五自然段)
a、“那幅畫不大,大概三英尺長、兩英尺寬吧,整幅畫幾乎只是一種棕色。我隨著隊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種奇異的感覺。近了,更近了,蒙娜麗莎就像真人一樣慢慢走近你。我終于跟她面對面了。”
①作者為什么說“心中涌起一種奇異的感覺”?
②“近了,更近了──我終于跟她面對面了”引導體會作者激動、迫不及待的心情。
③指導朗讀。
b、“她的臉頰泛著紅光,一頭黑發輕松地垂落雙肩。她的眼神是那樣柔和與明亮,嘴唇看來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細看她的頸項,你會懷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動。”
①師:聽了你的朗讀,老師仿佛看到了她那一頭烏黑的長發,柔和明亮的眼神,這個畫面似真亦幻,誰再來讀一讀?
②師:作者不僅細致地描寫了自己看到的情景,而且融入了豐富的想象。哪些句子是作者想象的?誰愿意通過朗讀把這種美麗神韻表現出來。
③指導朗讀。齊讀。
師過渡:除了第五自然段,你還從哪兒感受到了這幅畫的魅力?
(2)引導學生觀察肖像畫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
師:同學們,《蒙娜麗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畫,世界上有多少人能親眼目睹她的風采呢?更令人驚嘆的是(出示補充資料):
大名鼎鼎的戴高樂總統每當心情煩躁時,總會前往盧浮宮欣賞《蒙娜麗莎》,出來后便滿面春風,原先的煩惱蕩然無存;而蓬皮杜總統則公開承認無法克制對《蒙娜麗莎》的心馳神往之情;世紀偉人丘吉爾晚年有幸親撫《蒙娜麗莎》時,竟無法控制顫抖的手指。(教師讀。)我們不禁要問:《蒙娜麗莎》為何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她的魅力到底體現在哪呢?(微笑,永遠的微笑,神秘的微笑)
誰來讀一讀描寫蒙娜麗莎微笑的句子?指名讀后出示:
c、“蒙娜麗莎那微抿的雙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話要跟你說。在那極富個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靜、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讓人覺得略含哀傷,有時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有幾分矜持。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
①這段話中描寫蒙娜麗莎微笑的詞語有哪些?
“矜持”是什么意思?(拘謹,拘束)
②蒙娜麗莎的微笑蘊含著這么多豐富的情感:恬靜、淡雅、舒暢溫柔、略含哀傷、親切、矜持,還有很多很多。作者覺得蒙娜麗莎的這些微笑怎么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因此,人們稱之為“神秘的微笑”。難怪作者在文中這樣寫道:“達·芬奇憑著他的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畫筆,讓蒙娜麗莎的微笑成為永恒美的象征。”
正是這神秘的微笑,打動了成千上萬的人。誰來讀讀這段話,讀出這種神秘?指導多種形式朗讀。
③眼神和嘴角組合成的微笑,怎么會蘊含著那么復雜的情感呢?作者真的看到了她的情感了嗎?(作者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恬靜、淡雅、舒暢溫柔、略含哀傷、親切、矜持”這些情感不是作者看到的,而是作者由畫面展開的想象。)
④體會寫法:作者這樣展開想象去寫有什么好處?下面就請同學們對照插圖,再讀描寫微笑的這些句子,體會加上和去掉這部分想象的文字有什么區別。
師小結:同學們,想象能讓平面變得立體,使靜止變得鮮活起來,這樣的描寫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名畫的魅力,還能使自己的文章更吸引人。現在就讓我們來練一練這種描寫方法,即把自己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⑤指導小練筆。
(3)達·芬奇精湛的技藝除了體現在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上,還體現在哪兒?(引出第七自然段)
d、“蒙娜麗莎的身姿和交搭的雙臂使她顯得大方、端莊。她的臉部、頸部和雙手好像沐浴在陽光里,格外明亮動人;好的右手,刻畫得極其清晰細膩,富有生命的活力;她的樸素的茶褐色衣服更加襯托出特有的生命力。她身后的背景充滿著幻覺般的神秘感,山巒、石橋、流水、樹叢、小徑,在朦朧中向遠方蜿蜒隱去。在這空曠而深遠的背景里,蒙娜麗莎更加美麗動人。”
①這段話描寫了蒙娜麗莎的什么?重點指導觀察蒙娜麗莎的身姿、服飾與她身后的背景。
②師:在這些句子中,作者不僅描寫了自己看到的情景,而且融入了豐富的想象,你能找到有關句子嗎?
③師: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使蒙娜麗莎的形象鮮活起來,顯示了她的無窮的魅力,也讓我們沒見過這幅畫的人都想一睹她的風采。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段話。
(四)回扣全文,加深感悟。
1、過渡:我們剛才從作者對蒙娜麗莎的具體描寫中感受了她的魅力,你還從哪里看出蒙娜麗莎的魅力?
2、學生再讀課文,找到1~4自然段,從人們的等待中感受蒙娜麗莎的魅力。
3、讀后全班交流。
(1)隊伍之長。
(2)這幅畫從盧浮宮前來紐約展出,來之不易。
(3)隊伍移動緩慢。
(五)總結升華,激情朗讀。
1、過渡:同學們可真會學習,不僅從作者的具體描寫中感受到蒙娜麗莎的神奇魅力,還能夠從人們的等待中看出畫的魅力。怪不得作者最后這樣說到:齊讀最后一段。
2、說說你從這段話中感受到了什么?
3、師:同學們,所有能夠親眼目睹《蒙娜麗莎》的人都得感謝一個人。這個人是誰?(出示達·芬奇資料)課文還有一幅插圖,也是達·芬奇的作品,名字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畫,關于這幅畫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課后去查找有關資料。
4、梳理總結。
師:同學們,美妙的樂曲,令人回味無窮;杰出的畫作,讓人百看不厭。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著名畫家達·芬奇的杰作《蒙娜麗莎》,感受了蒙娜麗莎的美麗神韻,尤其是她的神秘的微笑,是那樣耐人尋味、不可捉摸,給每一個親眼目睹了她的人都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蒙娜麗莎的微笑也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六)布置作業。
1、欣賞達·芬奇的另一幅世界名畫《最后的晚餐》。
2、背誦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段落。
(七)板書設計:
27* 蒙娜麗莎之約
耐人尋味
蒙娜麗莎 神秘的微笑 不可捉摸 永恒的美的象征
永不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