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懂得讀書可以養神、養氣、養顏的道理。
2、學習用事實和道理說理的方法。
方法與過程目標:
1、反復閱讀文本,從中摘取關鍵信息,把握文章中心。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介紹好書,從書中吸收營養,培養對讀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假如現在有一種神奇的可以美容的泉水,老人喝了可以返老還童,姑娘喝了會更加美麗動人,小伙子喝了會更加英俊瀟灑。這樣的水你們想喝嗎?
學生答:
如果要找到這樣的泉水,必須爬過九十九座山,涉過九十九條河,經歷九十九道關,才能得到,你還想得到它嗎?
根據學生的說法,得出不同的回答。
我想大部分的同學肯定要打退堂鼓了,不過老師今天介紹你們一種好辦法,不用費那么大的周折也可以讓你們實現愿望。辦法就在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里。
(ppt)顯示課題《美容新術》及作者。同時,板書課題。
這是怎樣的美容新術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讀課文。
二、齊讀課文熟悉內容
三、剛才同學們念得很好。題目美容新術在文中到底指什么?勤于閱讀。
以讀書為美容術是作者的專利發明嗎?不是,是黃山谷。
那為什么不叫美容古法或古方呢?
因為這種美容術好久以來沒人提到了。作者加以重述。
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很久以來沒有人提倡要勤于閱讀了。
黃山谷提出的讀書美容法到底說的是什么內容呢?誰先來解釋一下黃山谷的“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面目可憎”的意思?這與他的老師蘇軾“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意思很像。誰來解釋一下。(ppt)
腹有:胸有,比喻學于成。
氣:表于外的精神氣色。
華:豐盈而華美。
引導同學回答道:讀書可以使人的精神氣色豐盈而華美。或讀書可以使人變得美麗。 讀書可以使人在精神氣質上提高修養,而不是純外表的美。
那這樣的意思是否和文章中的意思一樣呢?
要得到學生肯定回答。
四、既然讀書可以提高修養,使人有氣質。那你愿不愿意讓天下的人都得到這樣的好處呢。
那現在就請你做一名宣傳讀書的志愿者,對那些不愛讀書,借口沒空讀書,卻沉迷于網絡、麻將、電視的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宣傳讀書的好處。你會怎么說服他呢?你能不能用書中現成的理由來說一說?
(可以在書中找現成的語句如名人名言或故事或議論性的說理的句子)
五、如果讓你讀一本書,是不是所有的書籍都適合閱讀?如果讓你送一本書給人們,是不是所有書籍都適合送?
引導注意第九段。讀好書,送好書。
為什么要讀好書,送好書,而不是什么書都可讀可送呢。(理由見第九段)
全班讀。
你家的書架上住著哪些作者呢,你最喜歡哪一位作者寫的哪一本書呢?為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
如果你想把你這本最愛的書送給同樣愛讀書的同學,你愿意嗎?為了讓他更好地理解這本書,提高他的閱讀興趣。請你在書的扉頁上,將你剛才所說的讀這本書的感受和啟發寫下來。 (ppt如果你要送一本書給同學,你送怎樣的一本書,并請你在書上寫上題詞。)(提出撰寫要求并作示范)
我送一本海倫.凱勒的書,書名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ppt)
海倫·凱勒1880年美國出生于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在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并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并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我的題詞是:這本書如果你用心去看用心去感受,你將被作者的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博大的善良所感動。從此你便會更加珍惜生命中的一切。(ppt)
同學交流。
六、小節,今天同學們其實做了一次讀書的總動員,學完這篇課文我們知道,所謂的美容新術并不新,古人早就發現了,與其說是新術,不如說是一種美容真術。讀書永遠是你的最佳選擇。書永遠是你最好的伙伴。
九、作業
請你寫一份倡議書,號召普天下的人們都來讀書。
要求
要有一個你主張的觀點,用上另外的例子和名言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