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繼續快速閱讀課文,品讀課文“重披戰甲”、“憑吊戰場”、“莊嚴歸去”后三個精彩片段。
2、體會重點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感受課文飽含深情的語言,體會戰象嘎羧的高尚情懷。
3、感受作者具體、細致的表達方法,學習品細節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相關語句,走進戰象內心世界,感受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輝煌與莊嚴,感受戰象嘎羧高大英勇的英雄形象,感受嘎羧對戰友的忠誠和博大的胸懷。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詩文導入
1、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首為一位特殊的英雄而作的小詩,大家齊讀。英雄暮年近黃泉 ,重披戰甲 憶當年 ,憑吊故地念戰友 ,莊嚴歸去共長眠。
2、讀著詩中這一幕幕感人的壯舉,一個響亮的名字涌上心頭,這位特殊的英雄就是——嘎羧,它就是------最后一頭戰象(齊讀課題)
3、上節課我們領略了最后一頭戰象嘎羧的風采,嘎羧得到人們的救護,起死回生,二十多年過去,嘎羧已成為垂暮英雄。在它生命的最后時刻,給我們留下了哪三個感人的片段?(相機板書)
二、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一)指導品讀“重披戰甲”
1、這是一篇動物小說,它的作者沈石溪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課件出示)動物小說寫的是動物,折射的卻是人類的情感。那么,文中的嘎羧又有著怎樣的情感,課文又是怎么表現它的情感的呢?接下來,我們要深入學習課文。首先,我們來看“重披戰甲”這部分課文。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課文的5-9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現嘎羧對象鞍深厚感情的句子,用波浪形畫下來,讀一讀,并寫寫體會。(學生默讀、批畫、寫體會)
2、你是從哪句話體會到嘎羧對象鞍的深深情感的?先讀句子,再說體會。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1)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著,眼睛里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引導學生抓住“摩挲”“淚光閃閃”“久別重逢”等詞語體會嘎羧內心的情感。
(2)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
引導學生感受嘎羧“英武豪邁”的形象,理解嘎羧臨死之前披掛象鞍的原因。
師:象鞍破舊,卻仍然凝重華貴;噶羧年邁,卻仍然英勇豪邁!二十六個春秋,彈指一揮間,而今,戰火不再,血腥不再,但積滿灰塵的象鞍上卻記載著凝重的歷史,記載著噶羧的英勇;紛亂不再,年輕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懷仍在,勃勃的雄心仍在!讓我們再深情地讀這兩句話。
5、小結:二十六年過去了,嘎羧就快死了,但它沒有忘記自己是一頭英勇的戰象,它沒有忘記自己輝煌的過去。作者就是通過這些動作、神態的描寫,來表現嘎羧的內心情感。而我們只要抓住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邊讀邊想象,就讀懂了嘎羧的心,這就是品細節的讀書方法(板書)。
(二)合作研讀“憑吊戰場”
嘎羧披上象鞍,依依不舍地告別了村民,來到打落江畔,佇立江灘,回想起許多的往事。接下來請同學們用這種品細節的方法,自己試著學習“憑吊戰場”這部分的描寫。
1、小組合作學習
出示自學要求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第14自然段,找出描寫嘎羧動作和神態的語句,用“——”畫出來。
(2)展開想象,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a、嘎羧“久久凝望”,可能會看到什么?
b、嘎羧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它會想些什么?
c、嘎羧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想說什么?
(3)除了這句,你還想讀哪句?讀出你的體會。
2、學生交流匯報
3、齊讀這一段
4、教師補白描繪,激情引讀
你們的朗讀深深打動了老師,我也想象了當時那動人的情景。現在,請同學們和老師合作讀這一段,你們讀課文,老師讀補充部分 。
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它一定又看到了威武雄壯的戰象馱著抗日戰士,冒著槍林彈雨,排山倒海般地沖向侵略者,看到了日寇鬼哭狼嚎,丟盔棄甲;抗日將士和英勇的戰象也紛紛中彈跌倒在江里。)。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這礁石,也許是噶羧曾經奮力殺敵的一處戰場,也許是曾灑滿戰友鮮血的一處傷心之地。)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口歐──口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也許嘎羧是在它對戰友的深深懷念,也許是在告訴戰友,它也將來陪伴它們。)
師:是的,二十六年前那場戰斗,讓它失去了所有的同伴成了------最后一頭戰象;它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它的戰友,它又能向誰述說呢?因為它是------最后一頭戰象。
(三)誦讀“莊嚴歸去”
嘎羧離開了戰場,帶著對戰友的深深懷念之情,跋山涉水來到百象冢,在戰友們長眠的地方,它耗盡自己生命的全部力量,為自己挖掘了一個墓坑。清大家默讀20—23自然段,哪個細節深深感動了你?畫下來,多讀讀,說說體會。
1、學生交流讀書感受,重點品讀:
(1)品“挖”
這部分內容中出現最多的是哪個字?(挖)出現了幾次怎樣的挖?
嘎羧堅持不懈地挖著,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他心中到底在想什么?你從這些“挖”中體會到了什么?
師小結:我們想說的太多太多。文中反復出現了一個關鍵詞“挖”,從嘎羧的“一直挖”、“繼續挖”、到“埋頭挖”,通過一個“挖”字寫出了嘎羧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自掘墳墓,莊嚴地把自己掩埋。這些描寫更加體現了這位垂暮的戰象對戰友的忠誠和重情重義。它沒有忘記,他是一頭戰象,就是死,也要和戰友們死在一起!
(2)交流第22自然段,畫出噶羧死后形象的語句。
(3)品嘎羧死后形象的句子。抓住“凝望”一詞,引導學生體會它內心的想法,并進行寫話訓練。
嘎羧想說:我們不能忘記歷史啊!不能忘記英勇獻身的革命先輩呀!或人類不要再有戰爭,那該多好哇!所有的生靈都在期盼世界和平!
我想對嘎羧說:噶羧,請你放心地走吧,我們將永遠記住你們這些抗日英雄的,人類再也不會有戰爭了!
2、最后一頭戰象懷著深深的愛,從容地走向了死亡,走向了自己生命的歸宿。可以說,它是一個英雄,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將是。在它的生命軌跡中,它忘不了與人們依依惜別的深情, 而戰場上一幕幕更讓它難以忘懷, 終于,它如愿以償地和戰友們長眠在一起。
三、小結,拓展
1、教師小結
此時此刻,嘎羧在你眼里還僅僅只是一頭戰象嗎?它在你眼中是怎樣的形象?請你用一個詞概括。
2、師生齊讀:是的,它是一頭善良、忠誠、英勇、懷舊的戰象。它是一位重情重義的英雄,讓我們永遠銘記著嘎羧,永遠銘記這——最后一頭戰象。
四、作業超市
1、小練筆:嘎羧告別村賽的場面,駐立江灘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選擇其中的一個場景,想象嘎羧內心的感受,并寫下來。
2、可以把這個感人的故事講給家長聽。
3、推薦課外閱讀:如果說,最后一頭戰象呈現給我們的是深沉的愛和對于生命價值的深深思考的話,那么,沈石溪的其他作品又將給予我們怎樣的震撼呢?有條件的同學課外可以仔細讀一讀,可以將你的點滴感受記錄下來。
課外閱讀《斑羚飛渡》、《再給狐貍騙一次》、《雪豹悲歌》《狼王夢》等
板書:
23 最后一頭戰象
品細節
重披戰甲 懷舊
動作 善良
憑吊戰場 英勇
神態 忠誠
莊嚴歸去 重情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