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注意“撥”字寫法,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
3、體會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記憶是人生的珍寶,值得回憶。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會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是指什么。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體會童年的事件是作者人生的珍寶。
【教學準備】
查找與課文有關的文字資料。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在你們的小時候曾經有過什么有趣的問題整天追著大人去問嗎?你現在說一說好嗎?也許現在看起來這些問題很幼稚,甚至有些可笑,但這正是童年的天真和美好。
我們今天將要學習一篇課文,在這篇文章中小主人公回提出一個怎樣的問題呢?他最后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了嗎?下面讓我們走進這個可愛的小孩子吧。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說一說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組合作識記生字。
3、交流匯報學習情況。
4、讀詞語。
犬吠 秒針 增添 可憐 撥動 拒絕 恐怖 蝎子 蜇人
三、作業:
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默讀課文,回憶舊知。
1、默讀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r候的“我”認為能發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對父親的表極為好奇,并相信了父親說的表里有個小蝎子在里面。
2、文中出現了兩個人物,“我”和爸爸。課文在刻畫人物時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寫人物的方法?——“我”和父親的對話描寫;“我”的心理描寫。
二、深入學習課文,在感悟刻畫人物方法的同時,體會人物的個性。
1、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這些語言和心理描寫的句子,并體會當時人物的內心情感,然后帶著自己的理解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2、學生獨自畫句子、思考、朗讀
3、指名朗讀,要把人物當時的內心情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學生聽后進行點評。例:
﹡“我愛聽這表的聲音!蔽乙贿呎f一邊向著表伸出手去。
越不許我動,我的手指越想動,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強烈的好奇感,渴望打開那塊表探個究竟。
﹡我嚇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惡而恐怖的東西,為什么把它放在這樣一個美麗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證實我的猜測沒有錯:表里邊有一個活的生物。
——弄清緣由之后的滿足感
﹡我想,大半因為它有好聽的聲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沒有這么好聽的聲音,也許這里邊的蝎子與一般的不同。
——在他的心中充滿美妙的東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4、同學們在一邊朗讀一邊點評的過程中,體會人物情感,逐漸讀得到位。
5、指名分角色朗讀。
6、從剛才的朗讀中,你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個性了嗎?
——“我”好奇心很強,渴求知識,善于觀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三、《表里的生物》是上個世紀20年代我國著名作家馮至寫的一篇散文。還有哪些描寫讓你很欣賞?找到之后好好讀一讀。
第三課時
一、讀文交流。
1、自由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2、在小組中交流。
3、全班交流。
4、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一說喜歡的原因。
二、交流趣事。
1、在小組中說一說自己小的時候類似作者這樣的經歷。
2、全班交流。
3、把這件事情寫出來。
三、作業:
完成小練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