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的誕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了解《二泉映月》這首名曲的誕生過程,感受民間藝人阿炳創作不朽名曲的艱辛歷程,學習阿炳敢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地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中優美詞句。背誦“經過一個寒冷難熬的冬天”到文章結尾這部分課文。
3、搜集有關阿炳及《二泉映月》的資料,課內外知識結合,加深對《二泉映月》誕生過程的理解。
4、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教學重難點:
1.感受民間藝人阿炳創作不朽名曲的艱辛歷程,學習阿炳敢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地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中優美詞句。背誦“經過一個寒冷難熬的冬天”到文章結尾這部分課文。
設計思想:
《二泉映月》是一首二胡獨奏曲,由我國著名民間音樂家阿炳創作,阿炳將他的悲、他的恨、他的愛,全部融化在《二泉映月》那深情感人的旋律之中。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播的本領,而在于善于激勵、喚醒、鼓舞!币虼,在教學中,必須充分利用這首名曲,先憑借樂曲激發興趣,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激發他們自主地閱讀課文的強烈欲望,以“讀”為突破口,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其次,創設情境,挖掘學生課內外學習資源,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感悟阿炳那坎坷的人生經歷,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然后當學生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意境之后,再次播放樂曲。讓學生通過那深情的旋律,體會到阿炳心靈深處的情感。
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阿炳及《二泉映月》相關資料,錄音機、磁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引趣。
師:這是一首著名的曲子,你知道是誰創作的嗎?關于阿炳你還知道什么?
師:同學們對阿炳還有哪些了解?(學生課前查閱了資料)
小結:《二泉映月》是一首不朽的二胡名曲,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在國際樂壇上也享有盛譽。這位苦難的藝人為什么能創作出這樣的名曲呢?打開書本用心地去讀。
二、學習課文。
1.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嘗試用簡短的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細讀深究,品味感悟。
1)找生讀文,體會感受。
2)引導學生學習阿炳經歷坎坷的語句。
3)默讀課文,互學阿炳對音樂執著的愛的部分。
三、拓展閱讀,感情升華。
師:你聽著委婉連綿的琴聲,你仿佛聽到了什么?
師:阿炳已經離我們遠去了,可映月的二泉還奔涌在我們的生命和生活中。記得,這首美妙絕倫的樂曲使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由衷傾倒,他說過,二泉映月應當跪下來聽。是的,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也許,唯有雙膝跪倒,才可以聊表心中的虔敬和感激。
師:小澤征爾崇敬的是什么?跪的是什么精神?
師:跪的是阿炳對命運的抗爭,對光明的向往。(板書:對命運的抗爭,對光明的向往。)小澤征爾是跪著聽《二泉映月》,今天的我們該怎樣去領略?——用心地感受。
再次聆聽這動人心弦的音樂。音樂響起……
四、結束語:
苦難往往給人帶來的是悲傷、哭泣,而對一個勇于跟命運抗爭的、堅強的人來說,苦難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讓我們永遠勇敢地面對苦難吧。
五、拓展實踐。
搜集中外著名音樂家的故事,舉辦一次故事會。
板書設計:
《二泉映月》的誕生
經歷坎坷 摯愛音樂
抗爭命運 向往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