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通過朗讀課文、品味作品語言、品析關鍵語句,準確把握文本的思想內涵。
教學重點:
品讀重點語段,感受作品詩化的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所賦予云雀的精神內涵。
說明:
1、關于教材
本文是六年級第一學期第六單元“動物世界”中的一篇精讀篇目,出自法國著名歷史學家儒勒·米什萊的《米什萊散文選》,語言樸實而優美。該文寫了云雀雖是極其平凡的鳥,但卻賦有人類“樂觀、勇敢、堅韌、熱愛生活以及忠于愛情”的優秀高貴精神品質,因此被法國人尊為國鳥。
2、關于學情
六年級學生還處于小學與中學的銜接階段,自身的知識儲備不夠豐富,對于文本的理解基本上是感性多于理性,可以利用朗讀使學生從感性感知過渡到理性理解,通過關鍵語句的把握,形成對文本的整體認知,在教師給與的適當“扶手”下,理解作者所賦予云雀的精神內涵。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整體感知
由上節課學習的《松鼠》一課導入課文,然后問題:云雀是一種怎樣的鳥呢,為什么被法國人尊為“國鳥”?學生先散讀課文,初步整體把握。。
先整體感知,在朗讀中體會作品感情基調,思考并尋找云雀的特點:普通平凡,羽毛并不美麗,然而天性勇敢、樂觀。
散讀課文,通過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以及對作品整體把握的能力。
圈畫重點語句
朗讀品味
問題設置,引導學生思考、朗讀、品味。文中作者對云雀高度評價,請找出來,然后找出依據。
在概括的基礎上,圈畫出具體的重點語句,進行朗讀品位。
讓學生通過朗讀品味,由感性感知轉化為理性思考。
自讀、旁批
交流、朗讀
把握寫作意圖
教師給以適當“扶手”。
找出重點語句,在自己品析的基礎上寫下自己的感受,然后交流驗證,再朗讀體會。
學生練習品析,學寫感受,合作學習。
作業布置
拓展延伸
1、抄寫詞語;
2、課外閱讀英國詩人雪萊的《致云雀》,寫下你讀后的感受;
3、模仿《云雀》寫你所熟悉的動物或植物,要寫出它們身上值得人們學習的地方。
第二、第三題任選一題。
1、積累基礎知識;
2、拓展閱讀,練習動手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