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正確理解文中詞語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習作者圍繞一個主題,列舉具體事例進行表達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感受旅行可以讓人們心胸開闊,生活豐富,意志堅強,理想崇高。
2、激發學生閱讀游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正確理解文中詞語的意思。
難點:掌握圍繞一個主題,列舉具體事例進行表達的方法。
授課時間
一課時
教學環節與預設
一、導入。
同學們喜歡旅行嗎?你都去過哪些地方?
(師生暢談)
你們知道嗎?自古以來,許多名人在他們最美好的青少年時期,也熱衷于游歷、考察、探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介紹名人游歷生涯的文章《壯哉,少年游》。
二、板書課題,齊讀。
三、教師范讀。
聽老師讀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四、學生自讀,掃除生字障礙。
1、自己讀,畫出讀不好、難理解的字詞。
2、小組交流,互相解決疑難問題。
3、全班匯報交流情況。
重點講解“真摯”“撰著”“踏勘”“閱歷”等詞。
五、自學探究。
1、出示“學習提示”
用心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
在文章中,你對誰的游歷生涯最感興趣?走進文本,畫出相關語句,說說你為什么對這兒感興趣,再體會著讀一讀。
學生自學探究,進行小組討論。
2、匯報交流
預設
第3自然段:司馬遷20歲時就到祖國各地旅行,為后來撰寫《史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4自然段:徐霞客從青年時代起,三十多年從未停止過旅行,從而寫下專著《徐霞客游記》。
第5自然段:白居易登山時寫下精美詩句。
第6自然段:沈括游山解開心中疑惑。
3、小結
本文通過列舉具體事例論述了“壯哉,少年游”這一主題,從而說明了旅行可以讓人們的心胸更開闊,生活更豐富,意志更堅強,理想更崇高。
4、對于議論性文體的敘述方法適當作一說明。
六、拓展。
讀課文,做讀書摘記。完成課后75頁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