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課教案:《青山不老》

發布時間:2017-10-11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教學目的】

  1、會寫課文中的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

  2、通過對比、朗讀等方式感受老人創造的奇跡,體會老人對土地和家園的熱愛,及堅持不懈的毅力。

  3、通過學寫環保格言,強化學生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

  【教學難點】

  體會老人對土地和家園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院屋圖片,創設情境:

  問:“你覺得這是一座怎樣的小院子?”

  (學生回答后屏幕出示第一自然段文字。)

  教師深情解說,創設情境:“這是多美的小院啊!”自由讀讀這段話。老師和你們一起合作讀好嗎?(配樂,引讀)窗外是……。院子在山溝里,山上……。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四周全是……風一吹……。

  2、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這么美的小院子是誰的呢?他又有什么樣的故事呢?下面就讓我們走進小院,走進黃土高原上的一位老人。(板書課題:青山不老,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

  1、初讀課文兩遍(第一遍大聲讀,第二遍默讀):

  要求:

  ⑴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 用文中的一句話說說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跡。

  2、字詞檢查:

  土炕、肆虐、盤踞、風雨同舟、歸宿、恭敬、如臂如股、勁挺、淤泥、防風林帶、林網、霜凍。

  ⑴ 讀:指名讀,齊讀。

  ⑵ 默寫:肆虐(一人黑板上默寫)。

  3、解意:有不理解的自己提出來,學生互相解答。

  三、理解奇跡

  老人創造怎樣的奇跡,課文中的哪一句話揭示了?

  1、從數字理解奇跡:

  學生回答,教師出示句子:

  這是一個怎樣的奇跡?為什么?“一畝”有多少大?(667平方米)3700畝是多少平方米?大約有多大?我們的教室大約50平方米,一個家庭大約100平方米,下沙總面積約3400萬平方米。那么大約是多少個教室那么大?多少個家?幾個下沙米?(5萬個,2萬5千個,十四分之一個)

  這就是“奇跡”的意思。一個了不起的奇跡!

  自由讀這一句──指名讀(強調數字)──齊讀。

  2、從大環境理解奇跡:

  那么這位老人是在怎樣的大環境下創造了這樣一個奇跡呢?默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劃一劃。

  學生回答后,出示第二自然段。

  “晉”是哪一個省的簡稱?課文中說晉西北有哪些特有的氣候現象?(大風、干旱、霜凍、沙塵暴)課文中哪些話是形容這個地方的大風的?“肆虐”是什么意思?我們一會兒理解會更深。重點理解縣志里記載的那句話,先理解句子的意思(逆吹、擎之、二三丈、墜),然后想象西伯利亞大風來的時候,還有可能發生哪些事?這就叫“肆虐”啊!什么叫“是干旱、霜凍、沙塵暴等與生命作對的怪物的盤踞之地”?

  出示晉西北大風、干旱、霜凍、沙塵現象的材料(最好是錄像,沒有的話就用圖片和文字,教師解說。)看了這些文字和圖片,你有什么想法?

  板書:

  在這樣惡劣的大環境下,這個手端一桿旱煙袋的瘦小的老頭堅持15年植樹造林,綠化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怪不得作者這樣贊嘆: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悟再齊讀這一句:“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

  3、從小環境理解奇跡:

  要創造這樣的奇跡,年輕力壯的人都不一定能堅持,而這位老人已經多少高齡了?(81歲)耄耋之年的老人。課文中哪些句子說明他已經很大了?默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劃一劃。

  學生回答。

  聯系你的生活實際,說說在你的生活環境中80多歲的老人應該是怎樣生活的?那么這位晉西北的老人又在干什么呢?(引讀中心句:“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跡!讓我們帶著對老人深深的敬意一起讀這一句: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

  4、從結果在此體驗奇跡:

  一位年過80的老人,在環境如此惡劣的晉西北土地上堅持植樹造林15年,并且還將繼續下去。難怪我們在黃土高原上能看到那樣的景致。

  (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配樂讀。)

  四、解讀奇跡

  那么為什么老人能創造這樣的一個奇跡呢?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他創造了這個奇跡呢?快速默讀全文,可以找找句子來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說。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三句話:

  1、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歸宿。

  2、老人說:“這樹下的淤泥有兩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這黃土,我們才有這綠樹;有了這綠樹,我們才守住了這片土。

  3、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外一種東西,他是真的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學生說說是什么支撐著老人創造了這樣一個奇跡,簡單理解句子的意思。

  (對土地的熱愛、對家園的熱愛、堅持不懈的毅力。)

  重點理解最后一句話:“另一種東西”是指什么東西?什么叫“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他真的能與“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嗎?那么是什么能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課文的最后一句話說“這位普通老人讓我領悟到:青山是不會老的。”你怎么理解“青山是不會老的”?不會老的除了青山還有什么?

  五、暢談感想

  這節課,我們走進了一座晉西北的小院子,跟著記者梁衡訪問了一位山野老農。此時此刻,你想到了什么呢?(學生暢談感受)

  六、作業(機動)

  1、按課文內容填空:

  這位晉西北的老人,已經種了____年樹,綠化了____,造了____,3700畝林網,這是____。老人覺得____,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____,他是真的與____。這位普通老人讓我領悟到:____。

  2、“青山不老!”說得真好!這位老人是晉西北的農民,他淳樸得就像黃土高原上的黃土地,淳樸頑強、不善言表。縱觀全文老人只有一句話:“這樹下的淤泥有兩米厚,都是好土啊。”其實老人心中有千言萬語。面對漸漸干涸的河流,面對皸裂的土地,面對土地日益荒漠化的趨勢,他有許多的話要說。他想對鄉親們說什么?他想對年輕人說什么?他想對我們說什么?今天,你就做他的代言人,說出他心中的話。

  你可以簡單地說說,就像我們前幾天背的格言那樣。請一生背環保格言,教師出示這句話。

  ⑴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⑵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

  ⑶ 有限的資源,無限的循環。

  3、學生寫話,教師巡視指導。

  4、全班交流。(寫在一張小紙上,在實物投影上展示。)

  七、總結

  同學們,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地球對于我們也只有一個,熱愛生命就要熱愛地球,熱愛家園。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像那位晉西北的老人那樣堅持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讓青山不老,綠水長流!

  【板書設計】

  青山不老

  大環境:大風、干旱、霜凍、沙塵暴

  惡劣

  ↘

  奇跡!←熱愛故土、堅持不懈

  ↗

  老蒼

  小環境:81歲、就剩一人、五人離世、老伴去世


更多相關文章:

1.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青山不老》優秀教案

2.優質課教案:《青山不老》

3.六年級課文《青山不老》教學設計及反思

4.六年級上冊《青山不老》教案

5.人教版六上《青山不老》教案

6.《狼和鹿的故事》教學設計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视频在线精品网站 | 开心五月欧美激情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 亚洲五月丁香中文字幕 | 午夜性色福利视频你懂的 | 欧美中文字幕一级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