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認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13個生字。
3、在閱讀中體會作者對知識的執著,對科學的熱愛,學習作者以平實的語言,用具體事例,按一定順序說明事物的方法。
4、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執著追求的精神品質。
教學重難點:
朗讀課文,從具體事件中體會科學精神,學習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具準備:
搜集有關知識的名言警句。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學生匯報有關“知識”的名言警句,請學生談自己對知識的重要性的體會,再板書“改變了我”。進入課文的學習。
三、初讀課文:圍繞三個問題進行閱讀思考。
1.從陳章良童年時的經歷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談談自己的感受?
2.陳章良學成后取得了哪些成就,從這些成就中你感受到什么?
3.從陳章良的介紹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引導學生思考以上問題,并討論和交流,匯報時結合文中的重要語句,教師相機訓練朗讀。
啟發學生思考:1.你從科學家陳章良的身上看到了他們的那些品質?
2.作者為什么說“知識改變了我”是怎么理解的?
4.領悟寫法:寫生命科學時,先寫了什么,接下來又是怎樣寫的?
5.思考總結:讀了這篇課文,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獲得的最大啟發是什么?你打算怎樣對待眼前的學習?
第二課時
積累內化: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寫下自己閱讀課文后的感受。
遷移練習:
1.識字寫字:注意多音字“廈”,注意強調書寫習慣的培養。
2.自選詞句。
3.選詞填空:
(1)人類渴望健康,更長壽,但又被很多疾病所( )。
(2)如果不是他們的付出,我可能就沒有機會( )這個廣闊的世界,更沒有機會( )科學的美好與神奇。
4.實踐活動:
讓學生復述陳章良的故事和自己所了解的生命科學研究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