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做學問的認真態(tài)度和刻苦鉆研的精神。
[教學重點]
讀好句子,讀通課文。了解故事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
[教學準備]
幻燈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詩句,導入新課。
1.出示圖畫。師述: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一個和尚的敲門聲打破了夜的靜謐,驚醒了棲息在池邊樹上的小鳥。這便是詩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所描繪的情景。
2.出示: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1)指名讀詩句,注意讀準字音。
(2)說說詩句的意思。
3.同學們通過預習,一定知道這句詩是誰寫的吧?指導讀準字音。
卡片出示:唐朝 賈島
二、邊讀邊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三、自由朗讀,說說讀懂了什么?
四、指導講故事。
1.師:要想講好這個,先得反課文讀熟了。下面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像放電影那樣故事中的賈島和韓愈在你的腦子里活起來。學生練讀課文。
2.結合板書提示講述順序。
3.學生練講:
(1)各自練講。
(2)分小組練講。
(3)各組推派代表講。
(4)評選“故事大王”。
第二課時
一、看圖取意:
1.出示圖畫,說說圖意:圖上畫了誰?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讀課文,思考:賈島騎著毛驢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別用“--”和“~~”畫出有關的句子)
3.學生交流。
4.比較分析:
賈島騎著毛驢進了長安城。
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不知覺進了長安城。
(1)指名朗讀。說說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學生試做動作。
(2)指導朗讀,讀出賈島此時那種如癡如醉的樣子。
5.自由練讀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讀,齊讀。
6.小結:賈島反復斟酌“推敲”二字,這是故事的發(fā)展。
板書:發(fā)展 一字斟酌 反復推敲
二、作業(yè):
熟讀課文,準備復述。
板書設計:
推敲
發(fā)生——夜深訪友 留詩相贈
發(fā)展——一字斟酌 反復推敲
結局——韓愈表態(tài) 賈島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