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準備
1.生字詞卡片。
2.化石和礦石標本。
3.學生課前搜集或老師提供有關地質方面的資料。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1.啟發談話。
你們聽說過世界上最大而且沒有文字的書嗎?今天學習的一篇課文就能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2.自讀課文,初步感知內容。
學生認真地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碰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揭示課題,說說課題中的“書”為什么要加引號。課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結合理解“勘探隊員”。
朗讀感悟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注意糾正錯誤的讀音,指導讀通難讀的句子,直到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分角色朗讀。
(老師讀敘述的語言,男生讀“叔叔”的話,女生讀“川川”的話。第二次男女生調換角色再讀)
分組讀議
讓學生各自默讀“叔叔”說的話,想一想下面幾個問題:
1.“叔叔”為什么把這塊巖石稱作是“一冊厚厚的書”?
2.為什么巖石上會留下這些雨痕和波痕呢?
3.你知道讀這本巖石書有什么用嗎?除了書上說的,你還知道別的用處嗎?
在自讀的基礎上,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思考結果。
匯報交流
1.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學習結果,老師隨機引導學生朗讀有關課文內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詞語。
2.默讀“我知道”,讀后在小組里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
1
2
二年級語文下冊帶拼音生字表二(人教版3
4
《會走路的樹》第二課時教學設計5
二年級下冊語文生字表(人教版)6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實錄——《畫風》教7
《最大的“書”》教學設計三8
二年級語文《小兒垂釣》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