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妹妹》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為了妹妹》選自教科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7課,是一篇閱讀課文。課文講述了年幼的詹尼愿意為生病的妹妹獻出鮮血,并想把自己的生命分給妹妹的故事。讓學生從詹尼身上看到愛的偉大,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真摯動人的情感。
教學理念:
本課設計是讓學生通過多種方法來朗讀課文,充分地讀通、讀順、讀懂課文,能夠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注重語文知識能力訓練、語言積累,將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地統一。教學過程共分6部分,緊緊圍繞生活,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在真實的環境氛圍中解詞、析句,感受真情。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詹尼獻血給妹妹的故事,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從而感受兄妹情深。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閱讀體會感人的兄妹親情,學習詹尼的奉獻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并體會兄妹親情。
難點:抓住獻血前后詹尼的表情變化,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
教學準備:
教科書、課件。
教學流程:
一、聯系生活,故事導入
1.教師講述故事,播放課件創設情境。
故事發生在一對兄妹身上,在很小的時候他們就失去了爸爸和媽媽,只有他們兩個人相依為命,哥哥照顧著妹妹,妹妹依靠著哥哥,過著艱難的生活。可是,不幸卻再次降臨到他們身上,妹妹不幸染上重病,她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流著眼淚對自己的哥哥說:“哥哥,我會死嗎?哥哥我害怕。哥哥救救我,救救我……”醫生對男孩說只有他的血才能救妹妹的性命。
2.引出題目,齊讀課題。
那么,男孩愿意冒著生命危險救自己的妹妹嗎?我們來學習第7課《為了妹妹》。
【評析:利用故事導入,設下懸念,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走進教學情境。】
二、圍繞生活,整體感知
1.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利用工具書或請教其他同學掃清文字障礙。
2.同桌一起讀課文,按自然段的順序輪流讀,然后標出自然段。
3.請7名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詹尼救自己的妹妹了嗎?
(師聽匯報,板書:詹尼、輸血、妹妹。)
【評析:不同要求、多種形式的讀,不但可以使學生讀得有興趣,也可以切切實實鍛煉學生讀書的能力,使學生的讀書活動變得愉悅而有實效。同時要保證每一個學生有充裕的時間初讀課文,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整體感知。】
三、走進生活,精讀悟情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1、2自然段。
思考:當醫生詢問男孩是否愿意獻血時,男孩有什么樣的反映?(匯報:男孩開始猶豫、顫抖,終于同意了。)
2.引導學生理解:猶豫、顫抖、愿意。
師:說明男孩同意是有一個思考的過程的。如果你就是那個男孩,你為什么猶豫?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生匯報感受。)
師:是啊!詹尼的年齡和你們相仿,他只是一個孩子,所以他猶豫了、顫抖了,可是他愛妹妹勝過愛自己,為了妹妹,他付出一生也是心甘情愿,請大家帶著詹尼對妹妹的愛,讀出他的勇敢。(生自由練讀,師適當指導。)
3.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自學3、4自然段。
思考:⑴第3、4自然段中重復出現過一個詞“微笑”,既然男孩害怕了,為什么對妹妹還微笑呢?指出瘦弱——強壯是—對反義詞,選擇一個詞造句。(明確男孩微笑是為了不讓妹妹擔心,是愛妹妹的一種表現。)
⑵為什么這兩段中反復出現“微笑”這個詞,它對烘托詹尼的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抓住重復出現的詞語,反復體會,感受詹尼的勇敢和對妹妹的愛。)
4.師生分段讀5、6、7段。
思考:⑴詹尼會死嗎?
⑵詹尼開始為什么會認為自己會死,他把自己的疑問告訴了醫生,醫生是怎么回答的?
⑶在這部分中重復出現詞語“顫抖”,它的作用是什么?
⑷是什么促使詹尼自愿地為妹妹獻出鮮血的呢?
【評析:這一環節,抓住關鍵詞“猶豫、微笑、顫抖、愿意”,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想象再現情景,針對矛盾心理的句子進行探究,進一步感悟詹尼從害怕到勇敢的轉變過程,感受詹尼對妹妹的愛。】
四、深入生活,拓展升華
師:是呀!詹尼這么勇敢地輸血給妹妹,還要分給妹妹50歲的壽命,這都是因為他對妹妹那種深深的愛。如果你是詹尼你會冒著生命危險救妹妹嗎?(生齊答:會。)
師:老師相信如果遇到這樣的事,你們也會成為勇敢的詹尼。此時此刻,如果這個孩子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最想說的是什么呢?把你最想說的話寫下來。
師:老師可以告訴大家一個小常識。(出示獻血車圖片,進行介紹。)輸血是需要血型相配合的,只有血型相同的人才能互相輸血。而且,獻血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獻血后,只需要一個月左右就可以恢復。每年全國都有許多人無償獻血,同時獻血能起到防癌的作用,有助于身體健康。
【評析:讓學生與課文中的人物直接對話,有效拓展延伸。學生的情感一旦被激發,其創造力難以想象,這些不僅是他們語文水平提升的體現,更是他們心靈受到震撼,情感得以升華的體現。這樣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創造能力。同時,向學生介紹課外的有關獻血的常識,使學生的知識面得以拓展。】
五、教師歸納、總結全文
(播放歌曲《愛的奉獻》。)同學們,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生命是寶貴的、無價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學習詹尼的勇敢、善良,學習他的無私奉獻。如果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對親人、朋友,甚至對那些不相識的人獻出自己的愛,相信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六、布置作業
本節課,大家的感受都很深,回去以后讓我們親自實踐一下,每人做一件對別人獻愛心的事,下節班會課與大家分享。
《為了妹妹》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血、屬、壯”等14個生字,會寫“病、醫、針”等12個生字。掌握“疒”“钅”兩個部首。
能力目標:通過教師的示范、指導,增強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并且學會審美
情感目標:點燃學生的寫字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本課教學,鞏固正確“雙姿”,喚起學生寫字的熱情。
教學難點:
在實際生活中正確熟練地運用。
教學流程:
一、課前交流,欣賞引趣
導入:欣賞硬筆書法作品,讓學生在欣賞美麗的文字中陶冶情操,初知“書法”的概念,激發寫字興趣。
二、復習雙姿,做好準備
1、復習坐姿:身正、肩平、臂開、足安。
2、復習執姿:一尺、一拳、一寸(三個一)。
3、齊唱《寫字歌》。
三、指導識字寫字,積累詞語。
1、小組內開火車檢查認讀識字情況,落實識字。
2、指導書寫。
(1)學習偏旁部首“疒”“钅”。
(2)引導學生觀察“病”“醫”“針”“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指導學生識寫,師生共同評議。
(3)學生自己在本上練寫其他生字,每個字可練寫3遍,寫不好的,多寫幾個。
(4)選自己喜歡的詞語填寫在“自選詞語”的小貨車上。
四、創作練習,鞏固興趣
1、學生完成書簽
(1)老師給學生看自己制作的書簽,欣賞。
(2)學生自己完成書簽。
要求:注意坐的姿勢和寫的姿勢,書寫時,要一氣呵成,不能看一筆寫一筆,寫完了在書簽上寫下自己的名字。
2、教師巡視、指導。
3、欣賞、交流。
取長補短,互相學習、互相欣賞。
4、贈送作品:給自己喜歡的人或者老師。
五、課堂總結
我們寫字時,要有正確的雙姿,寫字要認真讀帖,要一氣呵成。我們時時刻刻可以寫字,處處可以練習,但不要亂涂亂畫。俗話說“字如其人”,我們的漢字橫平豎直,就像做人要堂堂正正。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加上老師的指導,不久的將來,咱班一定會有了不起的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