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課堂要以學生為主體,提高人文素養,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增強合作意識。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學會積累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3懂得只有齊心協力,才能把事情辦好的道理,逐步學會與人合作。
教學重、難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懂得只有齊心協力,才能把事情辦好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喜歡童話故事嗎?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走進童話的世界,學習一篇故事《三個和尚》。
2指導讀課題。
(1)認讀生字“尚”。
(2)指名讀課題。
(3)全班齊讀課題。
3導入新課:三個和尚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地、大聲地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它頭上的拼音小帽,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再讀通課文。
2學生互讀、互評,看是否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4全班跟老師一起讀課文。
5這篇文章講了三個和尚之間的什么事兒呢?用自己的語言簡要說一說。
三、質疑、釋疑,自主識字
1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同學們有沒有遇到困難?比如,不認識的字,不懂的詞,把困難說出來,讓大家幫助解決吧。
2這篇課文的生字中,你覺得哪些字自己讀得最準,記得最牢,就當小老師教教大家吧!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并給生字找朋友(組詞)。
注意后鼻韻“凈”、“瓶”和翹舌音“尚”、“瘦”、“爭”、“商”的讀音。
4在小組內認讀生字,并交流識字方法。
5這么多生字都認識了,真了不起!相信大家一定會把課文讀得通順。分組按段落賽讀課文。
四、多媒體激趣,圖文結合,理解課文
1學習1~3段。
(1)播放“三個和尚”的動畫故事,同時,配上詼諧的音樂,教師旁白,給動畫配畫外音。
(2)看了動畫,你覺得第一個小和尚是個怎樣的人?他的辛勤勞動,換來了怎樣的結果呢?并聯系課文第1段,理解“生意盎然”。
(3)抽生讀第2、3段。寺廟的人增多了,為什么還會造成水缸露底,柳枝枯萎的結果呢?(三個和尚都怕吃虧,不團結,不合作。)
2學習第4段。
(1)悲劇終于發生了。播放寺廟著火,三個和尚撲火的場面,同時,配上課文第4段的解說內容。
(2)在著火的危急關頭,三個和尚是怎么做的?默讀課文第4段,勾出有關句子,結合課文理解“爭先恐后”的意思。
(3)結合圖畫內容,自讀第4段,想象大火熊熊燃燒時的危急和三人齊心協力撲火的情景。
(4)抽三名學生上臺表演撲火時的情景。
(5)猜猜在撲火時和撲滅火后,三個和尚會想些什么。
3學習最后一段。
(1)齊讀最后一段。思考:三個和尚到底明白了什么?
(2)三個和尚團結合作的結果怎樣?
(3)和第1段對比,這一段中的“亭亭玉立”與第1段中的哪個詞語意思相近。
五、細細體會,明白道理
1播放《三個和尚》歌曲。
2學了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收獲呢?
3在日常生活中,你會怎樣與人合作呢?
六、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寫的字,先讀一讀,再引導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集體交流,說說自己最有信心寫好哪個字,這個字在書寫時要注意些什么。
3師示范指導,生練寫。注意左窄右寬生字的寫法,以及“喝”字的筆順。
4引導學生欣賞漢字的形體美,圈出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字。
5作業展示,互相評議。
七、課后延伸
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附:板書設計
22三個和尚
一個和尚挑水
二個和尚抬水
三個和尚沒水
只有齊心協力
才能辦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