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疊詞的使用,初步感受疊詞的語言表達作用。
4、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課前準備:
搜集有關古生物的資料及相關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小朋友們,今天電腦博士將帶大家到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去參觀參觀,想去嗎?
播放課件:出示博物館圖片
師:你看咱們來到了哪兒,拼一拼它的名字吧!(博物館)
師:讓我們走進神秘的古生物世界吧!
出示“恐龍骨骼化石,恐龍蛋化石,始祖鳥骨骼化石,蜻蜓和蝴蝶化石,三葉蟲化石,枝蒎厥化石,考古學家正在挖掘化石”
師:欣賞完這些圖片,你們知道它們都是什么嗎?
一、看圖引入,揭示課題:
引入化石:
師板書:化石,講解:“化”是左右結構,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左窄右寬,單人旁的書寫很關鍵。撇不要彎,要斜,豎要垂直,收筆略頓。
師:你們在哪兒見過化石?我知道什么是化石呢?
師:老師告訴你們吧,在遠古時代,地球上生活著許許多多古生物(包括動物和植物),它們死后,遺體被埋入地層,經過億萬年的演變,它們的遺體逐漸變得像石頭一樣堅硬,我們就把它稱作化石。化石對生物學家研究古生物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也是跟化石有關的,(補充課題:活化石),請齊讀課題。
咦?怎么多了一個字“活”?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2、學生質疑。
師歸納整理:什么是活化石,課文介紹了哪些活化石?
3、師:如果你想了解的話,那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走進課文,好嗎?
【設計理念:上課伊始,通過媒體豐富的圖片讓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激發學生帶著深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習,并解決了學生對化石的原始積累的不足。同時引導學生歸納什么是化石,養成學生認真聽別人發言的習慣,并由化石導入了活化石,引起學生思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認知生字:
1、按要求讀書:
大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讀不通的詞句借助“樹葉”里的拼音多讀幾遍,讀正確,讀通順。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課件出示生字詞,請小老師領讀。
Bó zhēnxī sūn jué ròu xún shǐ lín hé quēfá
博物館 珍稀 公孫樹 滅絕 食肉 中華鱘 歷史 硬鱗 核桃 缺乏
4、交流識字方法。
5、課文讀完了,現在你能解決剛才的問題了嗎?課文里寫了幾種“活化石”?用上上面的詞語來回答。
出示:
課文介紹了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三種活化石。
個別說、齊說。
如學生出現錯誤,如課文介紹了銀杏樹、公孫地、中華鱘三種活化石。
師引導:課文介紹了3種活化石,為什么有4名字呢?
結合理解“公孫樹”
讀句子:
銀杏樹長得慢極了,如果你小時侯種下一棵銀杏樹,一直要等到你當上了爺爺,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銀杏樹又叫“公孫樹”。
3、師:是啊!這些動物、植物都是生活在遠古時代,它們擺脫了重重磨難,頑強地生存到了現在,所以科學家把它們叫做“活化石”。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設計理念:這個環節重在讓學生認讀詞語,并加以運用,同時提煉出文本傳達的主要信息。】
三、指導學習課文第2-4小節,結合訓練:
(一)學習第2小節。
1、課文哪幾小節介紹了3種化石,讓我們進入活化石博物館參觀吧!你們想先去哪兒?
課件出示:植物園、動物園、水族館及圖片
請你選一種活化石再自由地讀一讀。
2、學生選讀課文
3、師:小游客們,歡迎你來到活化石博物館,先讓咱們走進“植物園”吧!哪個小朋友來給我們讀讀資料?小游客可要聽仔細,等會兒還有問題要問你們呢!
4、生個別讀。師生正音。
5、辨認樹葉,感悟用詞。
師:小游客們,我這兒有幾片樹葉,你們來認一認,哪片是銀杏樹葉。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句子:銀杏樹的樣子很容易辨認,一片片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一片片”和“一把把”能換成“一片”和“一把”嗎?為什么?
師:像這樣的重復詞語讓我感覺事物很多,很豐富,這樣的詞你還能說出幾個嗎?
你能通過朗讀讓我們感受到銀杏樹葉的豐富、可愛嗎?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師點撥評價:銀杏樹葉真多呀!銀杏樹葉真可愛!你一定很喜歡這樹葉,聽你的聲音中還透著喜悅,仿佛真拿著一片銀杏樹葉在細細端詳呢!
6、小結。你覺得這是一種的銀杏樹。
交流:古老的、長得慢、珍貴的
(二)學習第3小節。
師過渡:小游客們,走出珍貴的銀杏樹植物園,讓我們邁進可愛的動物吧!哪個小講解員繼續為我們做精彩的講解。
1、生個別讀
2、正音:熟悉、滅絕、食肉
3、交流:你覺得對大熊貓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師點撥:呀,大熊貓真頑強!是呀,真不可思議,這么可愛的大熊貓居然也吃肉呢!大熊貓可愛極了,你們見過嗎?可課文卻沒有寫到底有多可愛?小講解員能把它的樣子介紹具體嗎?我們學著剛才銀杏樹的介紹方法來介紹。
出示句子:
大熊貓是我們熟悉的動物,非常可愛。它的身子,四條腿,一雙大眼睛像是。
同桌練說,指名說。
(三)學習第4小節。
師過渡:告別了憨態可掬的大熊貓讓我們走進水族館吧!
1、生個別讀
2、正音:正音:硬鱗、核桃、缺乏、稀有
3、小結:小結。你覺得這是一種的中華鱘。
四、鞏固識字,深化情感:
師:聽完了三種活化石的介紹,我們還認識了這么多的詞語朋友,再叫一叫它們的名字吧!
1、指讀黑板中的詞語。
熟悉、食肉、核桃、硬鱗、歷史滅絕、珍貴、保護、稀有缺乏
個別讀、齊讀。
2、用詞說話
現在你還能來說:課文介紹了銀杏樹、公孫地、中華鱘三種的活化石。
3、是呀,我們學這篇課文,不僅要通過文字介紹讀懂它,還要讀出隱藏在這些知識背后的情感。所以老師建議大家再快速地看看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讀到哪兒,你感到高興了,讀到哪兒,你覺得悲傷了,或憤怒了,同情了,生氣了?
4、交流、質疑。為什么會傷心,為什么會悲傷,為什么憤怒?
咱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五、自主寫字:
課文中還有3個左右結構的字,請大家按照我們剛才的方法,自己來寫寫“代、孫、植”,比比誰的字兒最漂亮、最勻稱。
生練寫。師反饋。
更多相關文章: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