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蠟燭》是語文A版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講了一個非常生動的童話故事:一只猴子撿到一個紅色的像花炮一樣的東西,小心翼翼地帶回山上。山林里的動物誰都不敢點,生怕自己被炸著。最后,野豬勇敢地去點著了,結果沒有爆炸。原來是枝紅蠟燭。故事生動離奇,非常適合兒童閱讀。只是課文比較長,內容比較多,學生閱讀理解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采用多種閱讀方法來學課文,也可以分組分部分學習課文。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8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由積累詞語,培養學生積累詞語的興趣和習慣。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將自己感悟到的語氣讀出來,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3、體會動物們既好奇想嘗試又害怕的心理,從而教育學生做事要勇敢嘗試。
教學重點: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動物們好奇、想嘗試又害怕的心理。
教學難點:
體會不同動物點蠟燭時的心理。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文中幾種動物的頭飾。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課文大意。識記生字,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細讀課文,體會不同動物點蠟燭時的心理。分角色排演課本劇。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老師談話:小朋友,你們玩過花炮嗎?請說說它們是什么樣子。(學生自由回答。)
2、質疑導入:有一天,小猴子拾到一個像花炮一樣的東西……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3、學生帶著疑問初讀課文,讀完后回答,老師板書出課題。
二、初學課文,識記生字,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根據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如有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
2、標出段序,把帶有生字的詞語圈出來,自主識字詞。
3、離開文中的拼音,你還認識這些生字詞嗎?(出示多媒體課件,用開火車的游戲認讀生字、生詞,鞏固識字。)
4、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⑴輪流讀1—8自然段,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如有錯誤,老師或同學及時糾正。
⑵邊聽邊想:課文講的是什么事?
三、學習生字。
1、出示要寫的生字,讀準字音。
2、分析字形,找形近字比較,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字形。
3、練習組詞造句,學會運用。
4、指導書寫。
⑴觀察字形結構和各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練習描紅。
⑵老師重點指導“處”是半包圍結構,第三筆“捺”要寫得平而長。
⑶學生自己練習,老師巡視指導。
四、檢查評價,結束課堂。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蘋果,用摘蘋果的游戲復習鞏固生字。
2、出示帶生字的句子測讀。
3、談話:上一節課我們初步地閱讀了課文,知道了小猴子撿的是紅蠟燭,可是小動物們開始知道嗎?他們又是怎樣點蠟燭的呢?我們今天繼續學習課文。
4、老師板書課題,學生讀題質疑。
二、品讀理解。
1、播放課件,帶著疑問看動畫和聽讀課文,再次熟悉課文內容。
2、朗讀課文,讀后在小組內討論:課文可以分成幾件事?可以在文中畫出關鍵詞句。
⑴自讀課文,認真思考。
⑵小組討論,老師加入小組去指導。
⑶學生匯報,老師板書。(撿、看、點。)
3、分別說說這幾件事是在哪幾自然段講述的。
4、你認為哪件事最精彩,你就讀哪部分,然后把這部分講給同桌聽,還可以找幾個同伴演一演。
5、檢查學生學習的情況,根據學生回答作適當板書。
6、你覺得課文中哪個動物描寫得最生動,找出相關段落或句子讀一讀。
三、通過理解,指導朗讀。
1、第二自然段:抓住動物好奇又害怕的心理來讀。
2、點“花炮”的部分:抓住動物的動作和心理讀出動物們害怕、膽小的語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可以分組讀,可以指名讀,也可以開火車讀……)
四、即興表演。
1、分角色戴頭飾表演點“花炮”的情景。
2、集體評價。
五、拓展延伸。
1、你最喜歡課文中的哪個動物,為什么?你還想對其他動物說些什么呢?
2、你讀了課文,知道了些什么?
3、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看誰講得好。
4、參照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并用一兩個詞來造句,從而學會運用。
附:板書設計
紅蠟燭
撿:小心翼翼
(害怕)
看:你推我搡 往后退
烏龜: 剛剛……就……
黃鼠狼: 光……就…… (膽小)
點
大家: 鉆 捂 不敢睜
野豬: 跑 點 (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