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小板凳》是北師大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第十一單元的第二篇主體課文。本單元以“努力”為主題,意在引導學生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前進道路上的困難、挫折、煩惱,自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戰。本課緊扣主題講述了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面對困難毫不氣餒,不斷努力的故事。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書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教育學生行事要認真、要堅持到底,不懈努力。
教學重難點:
1、認讀9個生字,書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愛因斯坦的努力,明白做任何事情只要不懈努力,不放棄就會成功的道理。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9個生字,書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認識人物,導入新課。
二、自讀課文,完成要求。
1、自讀要求。
2、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課文。
3、自讀反饋
三、學習生字。
1、出示文中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學生自由認讀識字。
3、指名讀詞。
4、教師重點強調。
5、介紹識字方法。
四、書寫生字。
1、認讀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2、教師重點指導。
五、作業。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愛因斯坦的努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
1、出示生字卡測讀。
2、出示文中幾個重要句子測。
二、學習課文。
1、出示課題:第三個小板凳。
2、引讀課文:這第三個小板凳是誰做的?作的怎樣?。
3、教師導讀。
4、討論:老師為什么改變了 對愛因斯坦的態度?
三、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分角色齊讀全文。
2、說說愛因斯坦小時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四、布置作業。
1、找愛因斯坦的其他故事讀一讀。
2、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