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羅庚的故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十六個生字。
2、繼續培養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正確認讀本課十六個生字。
難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趣談話,導入新課
師 :“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老爺爺,你認識他嗎?他是誰呢?”(出示華羅庚的圖片)向學生簡單介紹有關華羅庚的事跡。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他小時候的故事!(板:華羅庚的故事)(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探究識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標出自然段,遇到不會的字和小組的同學一起解決。
2、同桌互讀。你讀課文給同桌聽,同桌仔細聽,他如果讀對了,你就夸夸他,讀錯了,你就幫幫他。
3、讀課文接力,每組的3號各讀一段課文,每讀一段課文,師生糾錯正音,齊讀。
4、每組的4號各讀一段課文,根據學生讀文情況和平時的表現,多角度對學生進行激勵性的評價。
5、檢查識字情況:
1在詞語中識字:
將課文后面要認讀的生字在文中找出來并劃出它所組成的詞語。每組的2號領讀每人一個,然后4號領讀。
2獨立識字:
開過山車,讀卡片上的生字,并組詞。記住課內詞語同時,鼓勵孩子組課外常用詞語。
華 除 課 教 授 章 認 誤 寄 雜 志 社 郵 遞 著 員
3在句子中識字:
師:孩子們,生字寶寶跳到句子里來了,你還認識他們嗎?
逐一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先找學生讀,師生共同糾錯,再讓學生自己練讀,組內檢查、教讀,全班展示。
句子:A:下課了,小亮還在教室里認真地計算一道除法應用題。
B: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終于改正了自己的錯誤,老師高興地說:“這才是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
C:華小琴利用快遞給我寄來了一張精美的郵票。
D:小明拆開雜志社寄來的包裹,里面是一本非常有趣的著作。
三、再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師:生字寶寶又跳回課文里了,你還能認識他們嗎?和老師一起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同桌討論這這個問題,然后班內展示。
四、達標測評
給加點字注音:
教授 雜志社 郵遞員 錯誤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