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學會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親情。背誦喜歡的段落。
2、正確認讀本課十六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八個生字。了解課文中出現的詞語的意思,懂得“陽光都跑到我心里來了”這句話的意思。
3、閱讀反映親情的文章,能從中受到情感熏陶,懂得真愛親情,學習關愛孝敬老人。
教學重難點
認讀生字,流利讀文,感悟親情。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片。
課時建議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我們每天沐浴著溫暖的陽光,接受著陽光的關愛。可是有一位老奶奶腿壞了,不能出來見陽光,總是渴望見到溫暖的陽光。有一天,天氣非常好,燦爛的陽光沐浴著大地,她的孫女鹿兒想把陽光帶回家作為禮物送給奶奶,她能給這份禮物帶給奶奶嗎?請欣賞《送給奶奶的陽光》
板書:19、送給奶奶的陽光概括文章的大致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為課堂營造一種濃郁的教學氛圍。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聽讀課文,注意糾正讀錯的字音。
(3)借助拼音自由認讀認字表中的生字。
(4)同桌檢查讀生字。
(5)老師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讀生字。(檢查讀生字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檢查困難生讀、指名領讀、分行開火車讀、齊讀等)讓孩子自學、互學的方式識字,可以提高識字的效率,培養自主識字能力,以及理解詞義的能力。
利用生字卡檢查學生學習的結果,起到督促學習的效果。
3、朗讀感悟,初步理解
(1)老師先范讀課文,讓學生體會:文中的小主人公為什么想把陽光送給奶奶?你覺得她怎么樣?
(2)點名讓學生分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之后全班同學齊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老師示范,學生模仿進行朗讀課文,讓孩子們從朗讀中初步感知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
1、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那么下面大家一帶著感情朗讀一下文章,同時帶著下面的思考問題。
(1)你最喜歡讀課文中的哪一句、哪一段?為什么?
(2)把課文中描寫陽光照在什么地方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體會鹿兒對陽光的喜愛。
(進行小組討論)齊讀課文讓大家重新感知課文的整體內容。
帶著問題進行小組討論,激發學生進行自學的能力。
2、小組展示,重點講解
師:同學們,剛才你們帶著問題進行了激烈地討論,那么下面哪個小組想給全班同學展示一下你們討論的結果呢?(小組展示的同時,其他同學進行補充)
總結學生展示的結果,講解文章中的重難點句。重點理解“陽光都跑到我的心理來了”通過進行小組展示,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同時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通過教師的講解,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總結,歸納總結全文的重難點。
3、圖文結合,拓展想象
師:下面大家看一下老師展示給大家的這幅圖片,藍藍的天空、綠綠的草地、漂亮的野花、快樂的小鳥都在接受著陽光的恩賜。鹿兒走在田間小路上快樂地唱歌,面對如此美妙的畫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什么呢?課上交流擴大了學生的視野,給更多的孩子提供了展示的機會和平臺,同時激發了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
4、課外積累
在課文搜集有關孝敬的文章,下節課帶來和大家分享。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豐富語言積累,發展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