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會目的
加強食品安全教育,增加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提高學生食品安全自我保護能力。培養學生講衛生、不買零食的好習慣。
二、班會準備
1、班會前一周,讓學生對學校周圍的小攤進行實際調查,并且通過各種途徑調查什么樣的食品才是安全的。
2、排演小品《愛買零食的他》。
3、分別從小攤上和大超市里購買一些食品。
4、準備一臉盆水以及洗手液、毛巾等物品。
三、班會程序
1、班主任:同學們!今天我們舉行以“食品安全與衛生”為主題的班會活動。昨天,老師布置你們到學校周圍的小攤上進行實際調查。
2、請你們匯報對學校周圍小攤進行實際調查的結果。
①有的食品……
②……
③……
3、班主任小結:大家的眼睛可真亮!觀察得非常仔細,調查得很全面,發現的問題還真不少。
4、下面請看發生了什么事情。
小品表演《愛吃零食的他》
全班討論:
①這位女生怎么了?
②這位女生患的什么病?
③她為什么會生病?
5、班主任歸納:學校規定不能到小攤上去買零食吃,可有的同學偷偷地去買,不聽老師的勸告,剛才的這位男生就是因為吃了小攤不安全的食品而生病的。那么究竟什么樣的食品才是安全的呢?
6、請同學拿出自己從大超市買的食品和在小攤上的食品進行比較,看看有什么不同。
7、學生比較并且討論:
安全的食品:
(1)有生產日期
(2)有生產廠家具體的地址和電話
(3)有保質期
(4)有食品的具體組成成分和重量等。
不安全的食品:
(1)沒有……
(2)沒有……
(3)沒有……
(4)沒有……
8、班主任總結
在超市里買的食品有安全標識就是安全食品,在小攤上買的食品沒有安全標識是不安全的食品。
通過今天的班會,我們大家懂得了如何去選購安全的食品,因為不安全的食品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希望我們同學今后不要到小攤上亂買零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