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文以一個孩子的口氣寫了他在大自然中認識翠鳥的過程,字里行間充滿了一顆童心對自然的愛。文章記錄了“我”乘船去鄉(xiāng)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運用善于觀察的眼睛捕捉到了這一情景!拔摇笔且粋愛自然的孩子,“多么美麗的小鳥啊!”直抒胸臆的贊嘆,勾畫出了一個孩子愛自然的童心。
小鳥這位“不速之客“帶給了“我”許多遐想。文中用了四個問句充滿了孩子的好奇與天真,充滿了童趣。接著描寫了鳥捕魚時的動態(tài),抓住了瞬間的動作來描寫,這樣完全口語化的表達,出自孩子的心,出自孩子的口,通俗易懂。最后通過媽媽的介紹“我”知道那只鳥叫“翠鳥”。文章結(jié)尾扣住了課題,翠鳥的可愛,童心的可貴都躍然紙上。
寫作特點
本篇課文是以小孩子的身份,來寫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筆法是那樣地淺近、樸素、清新,具有一種純真明凈的童趣,給人以難忘的印象。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認識翠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
★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正確認讀本課十一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八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妙境界,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質(zhì)疑激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鳥會搭船,奇怪不奇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搭船的鳥》,看看會搭船的是什么鳥?(板書課題)提出問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興趣濃厚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師: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學生互助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3.課件出示典型字,指名口頭組詞。
4.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要求:聲音洪亮、正確流利、同學愛聽。
5.檢查朗讀,以小組匯報的形式,匯報時可自定齊讀人數(shù),也可以選一名同學代表本組朗讀,聽后其他同學隨機評價。
6.更換語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它句子,讓學生再認。
7.脫離語境,小組長檢查組內(nèi)識字情況。讓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yǎng)了其自主識字的能力、合作意識及良好的識字習慣。
以小組形式認讀課文,再以小組形式匯報,激發(fā)學生競爭意識,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
更換語境,強化生字的再認。
(三)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師:自由閱讀課文,看看搭船的鳥是什么鳥?你喜歡這樣的小鳥嗎?為什么?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說一說。問題的提出可以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nèi)容。
第二課時
(四)深入品位,理解課文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多么美麗的小鳥啊!”從這句話中你能體會到什么?(作者對小鳥的贊美之情)
你想怎么讀這句話?
2.出示翠鳥圖片,引導學生背誦這一段,積累語言。
3.如果你看到這樣一只小鳥立在船頭,你會產(chǎn)生什么想法?
預設:它站在船頭做什么呢?
它愿意和我交朋友嗎? ……
4.引導學生讀好文章第三自然段的問句,體會 “我”天真好奇的童心。
5.讀第四自然段時,引導學生透過“一下子”、“沒一會兒”想像翠鳥的動作,體會小作者好奇歡快的心理。
引導學生一邊想象小鳥的樣子,一邊讀后面描寫小鳥樣子的句子。
使學生進入情境,自由發(fā)散思維,有利于自由在讀中品位和體驗,留給了學生讀書感悟的余地。
(四)積累與擴展
把自己了解到的有關翠鳥的知識介紹給周圍的伙伴。
(五)識記生字
1.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然后進行小組間交流。
2.利用動作識記“搭”、“捕”。
3.指導書寫時,引導學生注意每個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看清每個字的占格位置,把字寫勻稱美觀。強調(diào):“船”這個字要注意舟字旁的橫不能寫出頭;寫“做”要注意右邊是“攵”,四筆寫成,不是三筆;“彩”的“彡”是從上到下豎著排列的,右端對齊;“親”要引導學生觀察哪一橫最長。
在指導中注意老師的示范,便于學生模仿,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掌握漢字結(jié)構(gòu)規(guī)律和特點,寫出美觀的字。
(六)課外閱讀
《翠鳥》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語言積累,發(fā)展語感。
更多相關文章:
6.二年級上冊課文《難忘的一天》優(yōu)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