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朗讀課文,讀準字音;翻譯語句,了解意思;品析語句,積累名句
2、能力目標
掌握學習古文的方法
3、思想目標
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二、教學過程
導入
師:這一學期,我們還學習了陶淵明的作品《桃花游記》,在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現在讓我們從作者寫的自傳《五柳先生傳》中,更直接的認識陶淵明。
新授
師:為了充分利用好這節課,首先我們來看學習目標:
(出現學習目標)哪位同學來朗讀一下。
生:(讀)
(出現馮友蘭讀書方法)
師:下面我們就按照我國在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提出的“讀其文、知其意、明其理。”的讀書方法來學習這篇古文。首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文章,劃出不會讀的生字詞,并把它寫到黑板上。
生:(自由朗讀,劃出生字詞)
師:剛才同學們讀了文章,劃出了不會讀的字,好我們來看黑板上不會讀的字,誰來幫助解決。
生:(幫助正音)
師: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我們來聽一下文章的朗讀錄音,請同學們在難讀的句子上可以劃出節奏。
生:(聽朗讀,劃節奏)。
師:剛才,我們通過糾正字音,聽節奏,初步學習了這篇短文的讀法。下面我們根據“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聲音響亮”的要求,一起來把文章朗讀一遍。
生:(生齊讀)
師:了解了課文怎樣讀后,我們來“知其意”,了解文章講了什么。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互譯課文:首先劃出自己不會翻譯的字詞和句子,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解決。如果小組不能解決的,請小組長把不會的字詞寫到黑板上,請其他小組的同學幫助解決。
生:(小組為單位討論解決)
師:我們來看黑板上同學們不懂的字詞?
生:(回答)
師:古文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注重積累。下面我們花5分鐘的時間自由朗讀、背誦字詞解釋和句子的翻譯,做好古文的鞏固工作。一會接受檢測。
生:(朗讀)
師:下面,我們來看幾道題目,檢查同學們的學習效果。
生:(作練習)
(出現學習任務)
師:讀了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后。我們來明其理,看看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我們以小組為單位,結合具體的題目來完成學習任務。
生:(小組為單位討論學習任務)
師:我們來看一下同學們的學習效果。
生:(回答)
師:作者的這篇自傳正也是他追求的正是那種安貧樂道、不慕名利、率真自然的生活的真實寫照。文中哪句話可以概括呢,同學們找出來。其實不僅是陶淵明,很多古代文人都有過相似的追求。下面我們就搜集相關的資料,作好積累。
師:我們請同學來說一下,相關的人和他們的作品。
師:老師也收集了幾個類似的人物。
(出現拓展資料)
總結
師:這節課,一方面,我們會讀了文章,了解講了什么,同時了解了陶淵明等人的那種安貧樂道、不慕名利、率真自然的品質,另一方面,我們也按照了“讀其文、知其意、明其理”方法來學習這篇古文。
作業
1、背誦文章
2、把拓展的內容收集到課外知識本上,并再收集2個
拓展材料: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杜甫——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
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 諸葛亮
師:這些人都是,我們把他們積累下來。
生:(背)
課文節奏劃分: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 不能/常得,親舊/
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 /“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