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八下《阿炳在1950》教案匯編

發布時間:2017-02-20  編輯:飛藝 手機版

  《阿炳在1950》教案【1】

  教學目標:

  1、了解阿炳坎坷的一生;

  2、了解其代表作《二泉映月》的形成及其在音樂界的影響;

  3、掌握電視專題片(電視解說詞)的特點。

  教學重點:

  教學目標2、3。

  教學難點:

  掌握電視專題片(電視解說詞)的特點。

  教學準備:

  錄音機、錄音帶。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先簡單介紹《二泉映月》這首名曲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然后播放《二泉映月》的錄音帶,讓學生欣賞。由此而引出阿炳,并板書課題。

  二、簡單介紹阿炳及《二泉映月》。

  1、阿炳(1893—1950):原名華彥鈞,民間音樂家,江蘇無錫東亭人。當地雷尊殿道士華清和(號雪梅)之子。阿炳幼時便表現了罕見的音樂天賦,在他10歲那年,父親便教他迎寒擊石模擬擊鼓,練習各種節奏。12歲那年,阿炳開始學吹笛子。17歲時,阿炳正式參加道教音樂吹奏,他長得一表人才,還有一副好嗓子,被人們譽稱為“小天師”。

  1914年,華雪梅去世,阿炳成為雷尊殿的當家道士,與堂兄華伯陽輪流主管雷尊殿的香火收入。后由于經營不善,阿炳又染上惡習,生活逐漸潦倒,在他34那年,雙目相繼失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頭,賣藝為生。

  1950年夏,中央音樂學院楊蔭瀏、曹安和教授專程來無錫為阿炳演奏錄音。此時阿炳已完全荒棄音樂達三年之久,經過三天的練習,分兩次錄音,共留下《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后《二泉映月》、《大浪淘沙》獲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獎。

  2、《二泉映月》:是一首用變奏、衍展手法寫作的作品。開始有一個像是感懷、嘆息般的引子,幾小節后出現的主題具有感慨萬千的情緒。這個主題在全曲出現多次,隨著旋律的發展,時而深沉,時而激揚,時而悲惻,時而傲然。激昂悲憤的語調,似乎傾吐了作者的屈辱和痛苦,詛咒了現實的殘酷和社會的不平,同時又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但又交織著疑問和傷感。

  3、《二泉映月》的影響:世界上許多著名的交響樂團演奏過(如美國的波士頓、

  費城;德國斯圖加特室內樂團;法國里昂等);有人說:如果貝多芬創造了西方音樂的《命運交響曲》,那么阿炳就創造了東方音樂的二胡《命運交響曲》;《二泉映月》是中國二胡比賽的必奏曲。

  三、檢查詞語解釋:

  截然不同、高山仰止、千古絕唱、如癡如醉、昭君出塞。

  四、文章分析:

  1、《二泉映月》:此曲錄完后,還沒有名字。阿炳經常在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拉琴,所以命名《二泉映月》,它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含義,可說和內容無關。

  2、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一)“1950年秋天——我們已無緣聽到了”。為瞎子阿炳的演奏錄音的緣由,

  并介紹了他的藝術生涯和坎坷人生。(倒敘、插敘;敢叛逆、有骨氣)

  (二)“1950年2月——催第(瞎子阿炳的妻子)也隨之而去”。詳寫為阿炳錄

  音的經過,略寫錄音三個月后飽經滄桑的阿炳即吐血病故。

  (三)“這六首被搶錄下的樂曲成了阿炳的絕唱——末尾”。寫搶救《二泉映月》的經過和意義,并說明的影響。(代表中國民族音樂的世界性曲目)

  3、文體特點:本文可視為報告文學。

  4、寫作特點:(結合內容分析)

 、俳庹f詞的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抒情和說明。

 、诙鄠人、多角度和多層面地敘事。

  從內容上看,作品既介紹了阿炳的人生經歷,也敘述了《二泉映月》成為世界名曲的經過;既“點”上寫1950年為阿炳錄音的經過,又“面”上寫阿炳飽經滄桑的一生。在“點”上寫為阿炳錄音經過時,既詳寫了為名曲《二泉映月》的錄制,也略寫了其它五首曲子的錄制,并補充說明了《二泉映月》成為絕唱的原因。從結構和寫作手法上看,電視片既有大量解說詞旁白,也有6人之多的出鏡與同期聲播出;既有正面描寫,也有側面描寫;既有順序,也有倒敘、插敘;既有敘述、說明,也有議論、抒情。

  作用:增強了所述人物、事件的真實性;眾多人物的同期聲既增添了歷史感,也增添了現場效果,還增加了電視畫面的可看性。

 、勐暜嫼弦唬簩⒔庹f詞與人物同期聲結合起來敘事寫人。

 、苡袆e于一般的新聞報道,通過介紹和評述,揭示和升華事件的本質。

  五、小結:

  1、阿炳坎坷的一生創作了《二泉映月》;

  2、電視專題片(電視解說詞)的特點。

  六、練習:

  課末練習:(三)

  七、作業:

  1、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為什么能夠聞名于世并保存下來?說出其原因。

  (應根據寫作特點④來回答)

  2、小作文:為阿炳寫100個字左右的小傳。

  《阿炳在1950》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新中國就沒有阿炳,就沒有阿炳的藝術。

  2、了解電視系列專題片的文字稿屬于報告文學,因此,它具有真實性。

  3、輸理文章結構,了解阿炳的經歷和他的《二泉映月》

  4、細讀文章,將解說詞與人物同期聲融合起來讀,理解同期聲有多人,多角度、多方面地介紹阿炳。

  教學重難點:

  重點:1、了解電視媒體聲畫結合的特點,將解說詞與同期聲結合起來敘事寫人。

  2、閱讀課文,理清思路,了解課文內容,理解文章表現的中心。

  難點:理解阿炳的生活經歷和藝術生涯,為阿炳寫一篇100字左右的小傳。

  教學課時:一課時

  一課時

  一、教具準備

  投影儀 、投影片、錄音機和磁帶

  二、教學過程

  (一)課前起跑線

  1、導入課文,板書課題。

  2、放《二泉映月》磁帶,欣賞這首名曲。

  (二)學海拾貝

  1、簡介電視專題片文字稿

  2、簡介《二泉映月》

  3、分角色朗讀課文

  4、閱讀,理清思路,梳理結構

  全文可分三部分,概括段意

  5、講析第一部分

  (1)默讀這部分,思考這部分的內容。

  (2)提問:這部分寫了哪部分內容?

  明確:A、《二泉映月》被發現的過程。

  B、阿炳因自編自演《金圓券害煞老百姓》被勒令不準再公開場合賣藝。

  C、阿炳的坎坷人生和藝術生涯。

  D、阿炳的性格特點。

  提問:在寫法上,本段有什么特點?(同桌討論回答)

  明確:A、用倒敘的方法引出〈二泉映月〉被發現的過程。

  B、用插敘的方法介紹阿炳的藝術生涯和坎坷人生。

  (3)老師小結

  6、講析第二部分

  (1)默讀課文,思考這部分寫的是什么?

  (2)提問:這部分寫的是什么內容?

  明確:寫錄音的經過和錄音三個月后阿炳去世。

  提問:錄音的經過重點寫了什么?

  明確:寫錄制〈二泉映月》的經過,簡略寫錄制其他五首曲子。在寫《二泉映月》時又重點寫了“倒帶”時,阿炳聽自己的演奏錄音,阿炳欣喜、高興的神情和動作。

  (3)教師小結

  7、講析第三部分

  (1)中心思想

  (2)寫作特點

  A、作為電視專題片的文字稿,本文在敘事方式撒謊能夠顯著的特點是:由多人、多角度地敘事。增強人物的真實性;眾多人物的同期聲采訪既增添了歷史感,也增添了現場效果;同時,增添了電視畫面的可看性。

  B、解說詞中綜合運用記敘、議論、抒情的多種表達方式,更加突出主題。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第1页 | 日韩动漫一区二区 | 自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中出在线 | 色妞在线视频网址免费观看国产片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