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南京大屠殺》是語文版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報告文學。本單元所選的四首課文都是現代報告文學中的名家名篇,具有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為具體落實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要求編排的。《課程標準》中要求“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語文課程“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溫書林的《南京大屠殺》選擇了特定歷史時期的重大事件,以大量的史料證據及目前尚存的人證,揭露了日寇慘絕人寰令人發指的罪行,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文本。
教學目標:
1、了解文中敘述的三大慘案,從而進一步了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事實。
2、通過閱讀理解課文描繪日軍屠虐骨肉同胞的歷史事實,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讀書”的心聲。
3、引導學生感受報告文學細節真實的沖擊力。
教學重點:
了解三大屠殺慘案;了解史實性報告文學引用資料的重要性,理解夾敘夾議的寫法表現中心的作用。
教學難點:
理解夾敘夾議的手法對表現中心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誰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上的“三大慘案”?(南京大屠殺、納粹奧斯維新集中營大屠殺、日本廣島之原子彈)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介紹南京大屠殺背景。
四、預習檢測,解決生字詞。
五、研讀重點段,思考下列問題:
1、文中記述了哪幾起大屠殺慘案?
2、文中具體寫了哪幾個受害者的典型?
3、文中描述日軍用什么手段屠虐我們的骨肉同胞?
4、根據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日軍在南京屠殺多少萬同胞?
學生交流討論后明確:
1、 一共四起:(1)、1937年12月13日燕子磯大屠殺;
(2)、1937年12月15日下關大屠殺;
(3)、18日草鞋峽大屠殺;
(4)、井敏明、野田巖、田中軍吉瘋狂殺人。
2、文中描寫了:
靜緣:一個中國尼姑,1937年12月15日逃跑時被日本兵抓住輪奸虐待,之后神經失常,半世紀的歲月仍然無法抹平心中裂痕。
少婦和小孩子:在燕子磯大屠殺中,少婦被害,小孩僥幸存活,卻留下終身殘疾。
國民黨軍人幸存者:草鞋峽大屠殺中的幸存者。
2、 日軍屠虐中國軍民,手段之多、殘忍令人發指:
(1) 機槍掃射,肆意屠殺;
(2) 殺人競賽,人當活靶;
(3) 蹂躪奸殺,老少不放;
(4) 毀尸滅跡,拋尸長江;
(5) 屠殺無辜,澆油焚尸;
(6) 慘無人道,生埋活人。
4、略。
六、小結:
南京大屠殺是我們中華民族史上的奇恥大辱,本文以豐富、確鑿的史料揭露了日本侵虐者的暴行,我們要牢記民族的奇恥大辱,記住這慘絕人寰的災難,決不允許歷史重演。
七、拓展:
1、回首百年來,說說我國近代歷史上還有哪些奇恥大辱的史實?
2、思考:“南京大屠殺”是中華民 族史上的奇恥大辱,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銘記這慘絕人寰的災難。聯系現實,說說日本人又是如何看待這段歷史?對此你有何感想?我們熱血青年該怎樣肩負其歷史使命?
八、布置作業:
1、課后練習二、三題。
2、搜集有關南京大屠殺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