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聲》教案【1】
教學目標
理解心聲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1、在反復朗讀中形成初步的語感。
2、學習作者心理、動作描寫。
3、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教學方法
授講時不必劃段落層次,從理解作者思路入手,先讓學生默讀全文,找出故事情節,理清思路,進行活動,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把課內知識引深遷移。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你們正在想什么?告訴大家,都來說說自己的心里話,(學生舉手回答)。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心聲》,聽聽李京京的心聲。
二、讀課文
1、默讀,利用工具書查找生字、生詞,弄懂它的意思。
2、聽錄音讀課文,注意感情。
3、配樂角色朗讀課文,讀完之后讓學生進行評價,選出朗讀明星。
4、挑學生復述故事。
在這個環節中,要讓學生知道作者寫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可以讓學生從第一人稱的角度來作創造性的復述)
三、分析課文
1、程來勢開始不讓李京京讀課文,后來“只好”讓他讀,最后用“發顫”的聲音請他把課文全部讀完。說說程老師內心活動的前后變化。(投影出問題)
2、投影第二個問題:凡卡的故事為什么讓李京京感動?讓學生在弄清本題的同時,明白他們兩個畢竟是生活在不同時代的人,找出他們身上的不同點。
3、假如趙小楨在公開課上讀,會有什么效果?(投影出問題)
讓學生自由發言,并挑學生模仿趙小楨奶聲奶氣、嬌滴滴的聲音。
4、分小組討論,對程老師安排的公開課的看法,讓學生各抒幾見,不論褒貶。
四、引導學生自由討論,通過上述分析說心聲的含義
五、課堂延伸
讓學生對老師、對父母說心聲。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心聲》,聽了心聲,那么我希望我們大家今后一定用心來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讓我們的周圍,讓我們的生活,讓世界充滿愛。
七、布置作業
替李京京給爺爺寫一封長長的信,像凡卡寫的那樣的信。
《心聲》教案2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目標:熟讀課文,能復述故事情節,理清思路,找出文中的主要矛盾沖突。
2. 認識與方法目標:學習本文運用心理描寫,通過展示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來塑造人物形象的寫法。
3. 情感與態度目標:理解作者以“心聲”為標題的深刻含義,培養愛心和平等待人的美好品質。
教學設計:
●導入:(聽取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感受。)面對人生,成長中的我們有太多的話要說,讓我們一起走進小說《心聲》,去聽聽主人公的心聲。
一.整體性閱讀
1.學生標示段序并疏解疑難字詞,自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
沙啞( ) 發窘( ) 抽噎( ) 恍惚( )( )
窸窸窣窣( )( ) 妒忌( ) 簪子( ) 撒嬌( )
2.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提取故事主要情節進行復述。
示例:在一次語文公開課的準備過程中程老師設計了讓學生表情朗讀小說《萬卡》的教學環節。學生李京京被《萬卡》深深吸引而無比喜歡,很想參與課文的表情朗讀。他的這—愿望遭到老師的斷然拒絕和同學的無端嘲笑最后,在公開課上,當程老師的按部就班被學生的怯場打亂時,李京京舉起了手,用沙啞的嗓子滿懷感情地朗讀了課文,表達了主人公)卡和自己的心聲。
3.在復述的基礎上,進一步梳理故事情節把握文章內容。
故事的開端:李京京朗讀課文的請求遭到拒絕。
故事的發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獨特的體驗朗讀課文。
(1)李京京在樹林子里的朗讀、體會和回憶。
(2)李京京糾正同學的朗讀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結局:李京京勇敢舉手,在公開課上朗讀了課文。
二.突破性閱讀
1.學生自主閱讀(重在體驗感悟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變化),教師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生體驗進行個性化解讀,并設計話題讓學:討論。
出示話題并進行討論:小說著重刻畫了。個人物形象?文中的李京京有著怎樣的生活經歷?你喜歡這個人物形象嗎?結合小說內容談你的看法和理由。
教師引導學生所應把握的基本點:李京是一個樸實真誠、善良而寬容、自信而勇敢、對生活有著美好愿望、執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2.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閱讀全文,討論:李京京的心聲是什么?(結合小說中具體的語句或段落談談自己的依據或感悟。)
設計原則:在多數同學能夠提出“想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深入揣摩,根據關鍵語句或段落,了解李京京的經歷和情感體驗,把握李京京情感傾訴的需求。
預期成果所包含的實質:李京京渴望得到鍛煉機會,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諧,家庭溫暖;渴望親情和友誼而想念爺爺和兒時玩伴;渴望情感的傾訴與宣泄。這些愿望都建構在“想朗讀課文”這一表白上而動人心魄。總而言之,李京京的心聲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也體現了他作為成長中的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
3.引導學生找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深入閱讀體驗,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三.探究性閱讀
1.作者以“心聲”為標題,究竟要表達什么深刻含義呢?(對主題的理解與把握)
2.《萬卡》為什么那樣打動李京京?你認為李京京糾正同學趙小楨的朗讀這一行為做得對嗎?為什么?你從中得到有關小說閱讀和欣賞方面的哪些啟示?
提示:《萬卡》之所以打動李京京,是因為李京京有與萬卡相似的經歷,相似的情感體驗,相似的傾訴需求,他的心與作品中的萬卡的心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萬卡的心聲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聲。“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風頭,是心里有種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來,吐出來。”
啟示一:要融進小說中去,與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啟示二:要從小說中出來,從生活中發現小說,從小說中理解生活
四.鞏固性閱讀
閱讀《彎彎的月亮》一文,回答文后習題。
星子的老師是剛從師范學校畢業的,年輕漂亮,很招星子和同學們的喜歡。
一天,老師在課堂上向同學們提問:“同學們,你們想一想,彎彎的月亮像什么?”
學生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回答:“像——小——船兒——”
年輕的老師聽了同學們的回答后,高興地說:“好,同學們的回答很正確。”
這時,坐在前排的星子舉起了手,可是老師沒有發現,星子就仍舉著手,還喊了一句:“老師!”
老師聽見后,說:“星子同學,有什么問題請講。”
星子站起來,眨動著那雙亮晶晶的大眼睛,說:“老師,我看彎彎的月亮像豆角。”
老師聽完星子的話,一臉的不高興,她對星子說:“你的回答是錯誤的。全班同學都說彎彎的月亮像小船兒,你為什么偏偏要說像豆角呢?難道就你特別有見解嗎?”
班上的同學一陣哄笑,星子的眼窩里滿是淚水。
回到家后,星子把這件事告訴了曾做過小學老師的奶奶,奶奶說:“星子,老師的批評是正確的,彎彎的月亮是像小船,我從前教過的一批又一批學生,他們也都是這樣回答的。”
星子聽完奶奶的話,眼窩里又一次含滿了淚水。
這件事情以后,星子開始變得少言寡語,她很不喜歡這位年輕、漂亮的老師,在課堂上再也不敢向老師提出“特別”的問題……
很快,幾年過去,星子考入一所師范學校;又很快地,星子從這所學校畢業,她回到故鄉的小鎮做了教師。
走上講臺的第一課,星子老師穿著樸素、整潔的衣服,笑瞇瞇地說:“同學們,在講課之前,我首先提一個問題——你們想一想,彎彎的月亮像什么?”
靜默一會兒后,學生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回答:“像——小——船兒——”
星子老師沒有說同學們的回答是否正確,她那雙美麗的大眼睛,充滿期待地注視著大家,接著,她又問:“同學們,有沒有和這個答案不一樣的?”
一個叫田菲的學生舉起手,說:“老師,我的答案和他們不一樣,我說彎彎的月亮像鐮刀。”
星子老師聽后很高興,說:“田菲同學的回答正確,當然,其他同學的回答也正確,我只是想啟發同學們在回答每一個問題時,應該大膽發揮你們的想像力,多想出幾個答案。比如彎彎的月亮除了像小船兒、像鐮刀之外,還像不像弓?像不像豆角?”
學生們報以一陣熱烈的掌聲。
星子老師的臉頰上,浮現出一種從心窩里涌出來的笑容。
幾十年過后,已退休閑居在家的星子,接到女作家田菲寄來的她自己創作、剛出版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彎彎的月亮》。
星子急忙翻開書,見書的扉頁上這樣寫道: 送給我最敬愛的啟蒙老師:
感謝您給我插上了想像的翅膀……
您的學生:田菲
星子看后,臉上浮現出當年那種很愉快的笑容……
(選自《中學語文》2000年第6期 作者袁炳發 有改動)
1、第5段畫線語句中“仍”和“喊”這兩個詞,表現了星子當時怎樣的心情?
2、星子當老師后,又提出“彎彎的月亮像什么”的問題,是想讓學生________。
3、隔了若干年后,同學們對“彎彎的月亮像什么”的回答為什么驚人的一致?
4、面對學生與眾不同的回答,星子的老師與星子老師的態度有哪些不同?
5、文章最后說:“星子看后,臉上又浮現出當年那種很愉快的笑容……”星子為什么會笑?她有什么想法?請你發揮聯想或想像,寫一段話,表現出星子此時此刻的內心想法。(10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