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花紅的原因,掌握本課的基礎知識。
2、理清文章結構,了解多角度說明事理的方法。
3、了解課文所運用的多種說明方法;品味文章準確、嚴密的說明語言。
4、培養探索大自然奧秘的精神,培養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過程與方法
本文是一篇說明事理的科普說明文,教學本文以學生自學為主,通過巧妙的設計題目引導學生自學。重點啟發學生理解花兒紅的原因,明確事理說明文的順序,學習說明事理所用的說明方法,品味語言的的準確、嚴密,用描繪心中最美的花來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知識的熱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自然的無窮魅力,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情趣,培養對科學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明確本文由主到次,由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
教學難點
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以及其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歌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播放歌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看圖片)
同學們,又是一年三月三,走在校園,我們能感受能柳葉青青,小草萌萌,走出校園,我們更會驚奇地發現,各種花兒競相開放,爭妍斗艷,美景怡情之余,我們是否思考過“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這個問題?
今天我們隨著名的生物學家賈祖璋先生去認知,去感受。
(二)檢查預習 展示成果
1、積累字詞
2、了解介紹作者
3、理清文章結構
4、畫出使花變紅原因的句子。
5、了解課文說明順序。
(三)質疑解疑 深入學習
1、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帶著問題在學習中尋找答案
預設問題:
(1)文中介紹的是各種色彩的花,為什么標題中只提到紅色?
(2)文章的說明順序究竟是怎樣的?
(3)為什么2、5、6、7、8、10段的開頭一句都用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開頭?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2、朗讀2——4段,思考:
⑴.說說這三個段中分別提到了哪幾種顏色的花,你喜歡什么顏色的花,用文中的話說說花呈現各種顏色的原因。
⑵.本文能夠把抽象的知識說明得具體而明晰,與多種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是分不開的,你能找出這幾段文字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嗎?這些說明方法起什么作用呢?
⑶.我們都知道說明文語言的特點,請看大屏幕,分析用下劃線所標記詞語的準確、嚴密性。
A.一般的花,大都初開時濃艷,后來漸漸褪色。
B.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首先……。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還需要……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還要……
3、默讀8-10段,思考:
(1).第10段舉了哪幾種花?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其作用分別是什么?
(2).以前我們只有在夏季才能吃到西瓜,而現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同學們說說這歸功與誰?人工選擇的最大優點是什么?(學科學愛科學的情感教育)
(3).你們認為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哪個更重要?這個原因和前四個有什么不同(從說明順序角度思考)?
(四)深入探究 突破難點
深入探究問題:
(1)以歌曲名作標題有哪些好處?
(2)文章末段“花兒這樣紅,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更是人工選擇的結果”后兩個原因的句序能否調整,為什么?
(五)課堂小結
學生用“通過學習課文,我明白了——————”的句式來談這節課的收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1)文章如何說明花紅的原因的?
(2)文章結構
(3)說明順序
(4)文章的語言
(5)情感
板書設計
設疑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解疑
總結 是大自然的杰作
更是人工智慧的成果
教學反思:
這節公開課,容量較大,我在教學時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展示已知,提出疑難,然后以重點段落為例,引導學生學習探究,在學習探究中找到答案。
下面我就略談一下這節課的成功和不足之處。
比較頎慰之處在于:
1、課前有點緊張,但在音樂圖片的播放中,似乎重新走進了大自然,我抓住自己對春天的真切感受,抒發了走出校園看到百花時的喜悅情感,感染學生,從而巧妙地引出了課題。同時也使師生緊張的情緒得到了減緩。
2、課中對于學生質疑的問題,還是能夠及時整理,機智地引入到對課文的深入學習中去,在學習中解決。省卻了許多問答,避免了學生對課文內容不熟而無法理解的尷尬。
3、對于此文的學習,初次感覺容易,答案皆在文章中,細讀才知理解不易,沒有物理化學生物知識作底子,對于六個方面成因的理解,只能是雞對鴨說,教學中我抓住魔術變幻來給他們打了個比方,讓他們想辦法爭做成功的魔法師,不僅激發了興趣,還幫助他們化難為易地了解了知識。
當然一節課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的不足:
1、課件的準備不夠充分,對于音樂的播放時間的長短、音量的大小沒設置到位,調試合理。
2、問題設計仍不夠合理,比如對8--10段的學習,對于以前訓練過的知識點進行了不必要的重復。
3、學生對于課文的讀學思,老師沒有設置一個靜心、用心的環境氛圍。
上好一節課不易,需潛心的研究教材,用心的設計教學,預測課堂可能生成的各種情況等等,總之,要活到老學到老,在改革中地摸索,在嘗試中進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