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初二下冊《樵夫,別砍那棵樹》 教案

發布時間:2017-01-12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把握詩的內容,理解詩的主題思想。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詩人感情的能力,提高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回憶,培養學生對美的追求與向往,并在實際生活中創造美。

  教學重點、難點:

  1、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把握詩歌朗誦技巧。

  2、領會詩歌寄托的感情。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朗讀帶、錄音機、有關資料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收集資料

  課時分配: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學習了紀弦的詩歌《一片槐樹葉》,這片槐樹葉觸發了作者什么感情?(對祖國的思念)其實,在生活中,也常常有這樣的事物觸動我們的思緒,比如擱置在箱底的一個布娃娃,一輛玩具車,甚至一本書,一支筆,都可能引起我們的對往事的回憶。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新課,感受一棵老橡樹給作者的觸動。

  二、聽老師范讀,注意朗讀技巧。

  朗誦技巧:

  ①停頓

  ②重音 強調重音不同,表達的意思也往往不同

 、鬯俣 表現激動、憤怒等內容速度較快;悲傷失望、哭泣等內容速度較慢。

  ④語調升降就是抑、揚、頓、挫的搭配。

  高升調,表示鼓勵、號召、反問等感情;

  降抑調,表示果敢、堅決、自信等感情;

  平直調,表示一般敘述、冷淡、莊嚴;

  曲折調,表示懷疑、諷刺、雙關等復雜的感情。

  音調的高低——音量的大小——聲音的強弱——速度的快慢

  情感要充沛:對老樹要深情,對樵夫要立場鮮明。

  三、整體感知。

  1、通過預習和朗誦,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遮蔽(zhē bì) 參天(cān) 心弦(xián) 拯救(zhěng)

  (2)解釋下列詞語:

  遮蔽:掩藏

  參天:(樹木等)高聳在天空中。

  心弦:指受感動而起共鳴之心。

  拯救:救。

  無所事事:閑著什么事也不干。

  2、詩人為什么會發出“樵夫,別砍那棵樹”的呼喊?

  明確:因為詩人與老橡樹有深厚的感情。

  3、詩中哪些句子表現了詩人與老橡樹之間的深厚感情?

  (在文中圈劃句子。) 按詩節可以歸納為4方面

  我和老樹關系久遠。

  名揚四海,根深葉茂。

  老樹見證美好往昔。

  我與老樹血脈相連。

  (老樹是作者往昔生活的一個背景,它承載著作者和親人溫馨生活的記憶)

  4、老橡樹在作者心中是什么形象?

  (老橡樹成了庇護者,是歡樂的源泉,是美好生活的見證者,朋友、親人)

  5、為了保護這么一棵意義重大的老橡樹,作者在詩歌中多次呼喊“樵夫,別砍那棵樹”,作者勸說的態度、語氣有什么變化?

  平和真誠,老樹和我關系久遠。(娓娓敘說)

  動情責問名揚四海,根深葉茂贊美老樹,責問樵夫

  苦苦懇求回憶老樹見證美好往昔

  嚴厲警告直訴衷情,血脈相連,情感強烈

  平和勸說——動情責問——苦苦懇求——嚴厲警告

  隨著他對老橡樹感情逐漸深入,對樵夫態度就愈加強硬。

  (作者把對老樹的深情轉化為誓死保衛它的力量)情感逐步升華

  四、板書設計:

  平和勸說——(娓娓敘說,語調平和)

  動情責問——(加重語氣,高升語調)。

  流淚懇求——(語速較慢,語調低沉)

  嚴厲警告——(語調下降、擲地有聲、表明堅決態度)

  個人批注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這棵老橡樹"的象征意義。

  2、品味感情強烈的詩句。

  教學過程:

  一、課堂活動。

  學生討論品味詩句,體會感情

  1、樵夫,別砍那棵樹!一根樹枝也別碰!

  明確:義正辭嚴地喝斥"樵夫,別砍那棵樹!"不許你碰他一根樹枝,"我"以那棵樹的保護者自居,不允許任何人傷害它,毀滅它。

  2、原諒我愚蠢的淚水,讓那棵老橡樹留著!

  明確:作者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請求讓那棵老橡樹留下。"我"可以不顧自尊流淚乞求,可以看出對老橡樹的深厚感情。男兒有淚不累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在別人看來"愚蠢"的眼淚,對詩人來說那是發自的真實感受。

  3、老朋友,我的心弦緊繞著你,就像你的樹皮一樣與你連在一起!

  明確:稱老橡樹為"老朋友",時刻牽掛著老朋友的安危。這里用了一個非常生動貼切比喻,"就像你的樹皮與你連在一起",誰也離不開誰。

  4、當我還能伸手拯救它時,你的斧子別傷著它。

  明確:表示了只要"我"還在,就要誓死保衛那棵樹,與它共存亡的決心。

  5、說說詩人為什么會對這棵老橡樹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明確:因為這棵樹給我留下太多的美好回憶。它是我祖先親手種下,現已長成參天大樹,孩提的我常在它的樹蔭下玩樂、嬉戲,在這里媽媽吻過我,爸爸撫摸過我。一切美好的回憶都與它有關,所以我對這棵老橡樹有著深厚的感情。

  6、這首詩表達作者的什么愿望?

  明確:詩作者希望喚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懷念和對自然的珍視。

  7、作者強烈要求保護這棵老橡樹,實際上是想要留住些什么東西?

  明確:保留對美好往事和珍貴情感的記憶。(對先祖的記憶,對手足親情和無憂無慮童年生活記憶。)珍視那些承載了自己情感和記憶的事物!

  二、拓展延伸。

  這首詩自1830年發表以來一直很流行。當時美國正處于第一次工業革命狂飆突進的時期。先進技術帶動整個國家從傳統農業社會走向現代工業社會。工業和城市的擴張破壞了鄉村的景象,現代文明強烈沖擊了人們傳統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在新事物層出不窮又轉瞬即逝的時代,人更加懷念往日田園牧歌式的鄉村生活,所以人們就特別珍愛這首詩。

  其實我們中國現在也處在類似的歷史階段,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我們在現代化的路上一路狂奔。

  在城市化的進程中,我們享受到了現代化的便捷和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但是許多類似老橡樹,百花深處胡同這樣承載這人類情感和記憶的事物正在逐步消失,傳統生活和現代化進程是否完全對立呢?我們該如何保護它們呢?

  1、文化宣傳、立法、實際保護(城市規劃時保留他們、修繕、維護)

  2、文化保護:

  免費開放博物館,讓人們了解過去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風貌。

  國家把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被設為法定節日,

  這些都是是對傳統生活方式的尊重,對傳統文化的保護。

  我們保護老橡樹、保護古街舊巷、重視傳統節日,

  實際上是對我們傳統生活方式的尊重和關照!

  三、課堂小結。

  通過剛才的探討,我們再回頭來看課文里的詩歌,如果還有人把這首詩的主題僅僅理解成宣傳環境保護,你有什么看法呢?

  (它喚起了人們對往事的追憶,對先人的懷念,對手足親情和無憂無慮童年生活的向往。對田園牧歌式的生活的留戀,對鄉村生活、傳統生活的珍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節家庭聚會,夏夜庭院樹下乘涼聊天)

  四、作業。

  1、如果說老樹是作者美好生活的記憶,建筑是一個城市的記憶,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記憶, 那么,有沒有什么事物承載著你的情感和記憶呢?請自擬題目,模仿課文寫一首小詩,抒發你的感受。

  2、我為綠化做什么?(由學生即興演講)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三级精品视频 | 亚洲综合狠狠丁香五月 |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观 | 色综合中文字幕色综合激情 | 日韩欧美国产专区 | 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