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 了解漢字的特點與魅力;
2、 理解作者的思 路;
3、 找出文中采用的說明方法;
4、 了解說明文的文學色彩和感情色彩;
5、 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正確性
教學重點
1、 了解漢字的特點與魅力;
2、 找出文中采用的說明方法;
3、 理解作者的思路
教學難點
1、 理解作者的思路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掌握字詞;
2、 研讀課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3、 找出所采用的說明方法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介紹文章性質
由人有魅力到漢字也有魅力,漢字的魅力又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這是一篇科學小品,屬于文藝性說明文
2、 檢查生字詞
(1) 注音
魅 力 瑰 寶 疲 憊 嫻 熟 深 諳
褻 瀆 絢 麗 膾 炙 人 口
(2)字形
褻 瀆 絢 麗 習 以 為 常
悲 痛 欲 絕 膾 炙 人 口 無 邊 無 涯
3、指名朗讀課文,思考劃分層次
全文共9段,可分為三 部分
第一部分(1——2)舉例說明漢字能給人美妙而大膽的聯想,從而說明漢字在表形上的魅力
第二部分(3——4)希望海外同胞耐心細心地教孩子學好漢字,說明漢字在表意上的魅力
第三部分(5——9說明漢字的特征,重點說明漢字的精神魅力
4、 閱讀課文第一部分,思考以下問題
(1) 作者是通過何種說明方法開始文章的?
(2) 由“明”字是如何想到太陽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的?
(3) 為了突出中國漢字能給人美妙而大膽的聯想,作者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4) 體會第二段中“幾乎”一詞用得如何準確
歸納:第一部分著重說明漢字的表形魅力
5、 閱讀課文第二部分,思考以下問題
(1) 第二部分作者是運用什么句式開頭的?
(2) 從第三段中找出年輕父母應該如何教孩子學好漢字的句子?
(3) 在第三段中找出作者運用的說明方法這里把漢字的豐富多彩比作大花園對孩子而言意味著什么?(吸引力)
(4) 從第四段中找出相關句子回答問題
從時間長短上來看漢字對人有何作用?從用途上來 看漢字又有何作用?
兩個依靠強調了什么?這 里運用什么說明方法?
這一段中作者還運 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歸納:第二部分著重說明漢字的內在魅力
6、 總結本節課內容
7、 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研讀第三部分;
2、找出概括漢字的特點與魅力的句子;
3、 找出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4、 體會說明文的文學色彩和感情色彩;
5、 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過程
1、回憶上節課內容
注意下列字詞的寫法及注音
魅 力 瑰 寶 疲 憊 嫻 熟 深 諳
褻 瀆 絢 麗 膾 炙 人 口 無 邊 無 涯
2、 閱讀第三部分,思考以下問題
(1) 仔細朗讀第五段第一句話,聯系上下文思考它的作用
并具體說明它是如何承上起下的?
(2) 文中提到生活中的眾多用品目的是什么?用文中的話來回答這里運用什么說明方法?
(3) 從第五 段中找出能概括漢字的特點與魅 力的句子
(4) 漢語拼音能代替漢字嗎?作者又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5) 第六段說明漢字具有什么魅力?運用什么說明方法?在具體說明漢字 的精神魅力時作者還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6) 第7——9段說明了什么內容,是對哪一段內容的有力補充?
體會這三段的文學色彩和感情色彩
歸納:第三部分著重說 明漢字的精神魅力
3、總結全文
(1)本文說明內容與情感的交織
舉例引出說明中心“漢字的魅力” (贊嘆)
漢字作為母語,將伴隨人的一生 (自豪)
漢字的特點及魅力 (推崇)
漢字給漂泊異鄉的人的力量 (崇敬)
借《俄羅斯語言》贊中國漢字 (驕傲)
(2) 寫作特點:富有文 學色彩和感情色彩(引用屠格涅夫的散文詩)
比喻句大量運用
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3、 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漢 一、漢字引發美妙而大膽的聯想 漢字的表形魅力
字 漢字的巨大吸引力 漢字的表意魅力
的 二、
魅 漢字的工具性 和人文性 漢字的內在魅力
力 三、漢字將海外游子帶到父母面前 漢字的精神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