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學設計+反思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踏著清明節的腳步,讓我們一起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緬懷那些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
生齊讀碑文。
播放人民英雄紀念碑視頻。
欣賞之后,你有何感想?
二、復習鞏固,打好鋪墊。
1、讓我們帶著這些感想進入這節課的學習。完成復習題。
2、集體訂正,齊讀鞏固。
三、明確目標,有的放矢。
1、“溫故而知新”通過復習,你知道十幅浮雕是按什么順序說明的?(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相結合)
2、大碑座四周的十幅浮雕是本文說明的重點。這節課我們的學習目標就是:(學生齊讀目標)
四、自主學習,感悟理解。
1、明確目標,有的放矢。請同學們結合課本、資料進行自學。
2、學生自學,感悟理解。
五、交流展示,提高認識。
1、小組交流,達成共識。
2、全班展示,匯報成果。(解說員解說,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做好傾聽筆記,完成表格。)
六、精講點撥,撥云見霧。
1、展示學生的傾聽筆記,再次鞏固碑文中“三年以來”“三十年以來”“一千八百四十年”的深刻含義。
2、大碑座上的十幅浮雕是中國革命艱苦歷程的關輝寫照,它的意義非凡,請默讀11段,畫出它的偉大意義。
3、匯報、齊讀。
4、讓我們記住歷史,緬懷英雄,再次瞻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幾個大字和碑文。告慰先烈的在天之靈。
(生齊讀碑文)
七、精練鞏固,達成目標。
1、學生完成精練,3號同學分別在黑板上展示。
2、檢查糾正,達成目標。
八、總結升華,形成共鳴。
歷史已經定格在我們的記憶之中,讓我們再一次向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致敬。(全體起立,配樂朗誦詩歌《人民英雄紀念碑禮贊》)
教學反思: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一篇說明文,而學生學習說明文往往會覺得枯燥無味。怎樣讓說明文教學的課堂活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這是我設計這節課的初衷。我覺得這節課有得也有失:
1、形象導入,帶來視覺震撼。
上課伊始,放映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視頻,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通過視覺上的震撼來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對文章內容及說明順序有整體的認識。
2、合作交流,感悟碑文含義。
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的含義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先讓學生找資料,由課外引入課內,幫助學生理解,然后讓學生小組交流,在交流中深化理解,領悟內涵。并且在精講環節中通過圖表,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運用。層層鋪墊、步步設伏,學生跳一跳就可摘到果子。
3、創設情景,熏陶思想情操。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進行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教育的優秀篇目,在多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對“十幅浮雕”的介紹是課文說明的重點,讓學生充當革命史跡的講解員,既讓學生了解中國革命所經歷的艱苦歷程,又能接受革命傳統教育。“虎門銷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游擊戰”、“勝利渡長江”等歷史畫卷中革命先烈沖鋒陷陣、拋頭顱、灑熱血的壯烈場景能學生明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啊!進而更加激發了他們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4、顧此失彼,知識點滲透少。
這一課,是初一學生正式接觸的第一篇說明文,整節課教師只注重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對說明文知識技能的接觸較少,課堂上教師可適當加入說明方法和語言的訓練,讓學生在理解內容的同時習得方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