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
2.了解文中介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知識,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3.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提高閱讀說明文的能力;
4.分析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猜一猜:
“我花開后百花殺,滿城盡帶黃金甲”---------加拿大一枝黃花 引出課題《生物入侵者》
二、賽一賽(搶答)
1.課文中主要提到了哪些生物入侵者?
2.作者是如何形象地稱呼這些入侵者的?
3.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歸咎于什么?
4.一個物種在新的生存環(huán)境中無節(jié)制繁衍的條件有哪些?
三、比一比(必答)
1.文章開頭作者是如何引出“生物入侵者”這一說明對象的?
2.生物通過自然途徑遷移跟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相比較,哪個危害性更大,為什么?
3.梅濤給我們介紹了有關“生物入侵者”的哪些方面?按怎樣的順序進行說明的?
四、說一說(現(xiàn)場采訪)
現(xiàn)場采訪
記者 環(huán)保局長
關于“生物入侵”設計好你采訪的問題 如何應對記者的提問
五、寫一寫
選擇文中幾個成語把你對生物入侵這種現(xiàn)象的看法寫下來。
六、課外拓展
你知道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嗎?(出示食人鯧、松材線蟲、水葫蘆的圖片介紹)
七、教師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