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威尼斯的綺麗風光和文化藝術。
過程與方法
學習課文移步換景的寫 景方法和欣賞課文優美的語言。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想像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江山美麗多嬌,培養學生熱愛世界、熱愛祖國、熱愛學校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
文章絢麗多彩,多用比喻。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和諧統一。
【教學法】
自主學習、交流反饋、合作探究、摹仿寫作相結合的課堂形式。
【課時】
1課時
【預習導學】
1.導入新課
認識威尼斯:伴隨許志安的《威尼斯》 的歌,欣賞兩張圖片,分別是“東方威尼斯”蘇州和“北歐威尼斯”斯德哥爾摩的圖片。對威尼斯產生初步認識,引入課題。
2.作者鏈接
馬信德,中國體育記者、作家,中國江蘇人。1982年7月出版《走向世界——中國女 子排球隊的故事》, 1958出版的《黨救活了他》,1985年7月出版《體育新聞學ABC》。《藍藍的威尼斯》 (1978年12月3日《光明日報》)是他比較有影響的作品,此作品選入 了蘇教版八年級上語文課本(節選)。
【合作•探究•展示】
一、出示學習目標
(1)感受威尼斯的風光和文化藝術。
(2)學習移步換景的 手法。
(3)注意比喻手法在課文中的應用。
二 、感受威尼斯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找出作者的游蹤。
(2)你對威尼斯有哪些了解。
2.教師概括介紹
威尼斯:既有世上獨一無二的溫柔,又不乏歷史上地中海最強的高雅風景,東西方的橋梁。這座建于公元5世紀的世界著名城市位于意大利東北部,座落在威尼斯湖約118個大大小小的島嶼上。150多條運河和400座橋梁縱橫交錯,把這些島嶼聯成一個城市整體。威尼斯無可比擬的獨特外貌和豐富的藝術寶藏,使它成為世界上最 具有吸引力的旅 游城市。威尼斯的美離不開藍藍的水和搖晃的小船,更離不開富麗堂皇的古典建筑物。站在圣馬可廣場向四周眺望,縱橫的街道在這里化身成蜿蜒的運河;在普通城市街上通行無阻的車輛,在這里變成了小船。這里的每一條小 水道、小街、小教堂和小廣場都是風景,也記錄著水城燦爛的文化和歷史。
三、漫游威尼斯
1.教師導語: 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威尼斯碧海藍天的水城 魅力 。
2.展示威 尼斯的風光圖片。
(背景配置音樂《藍色天空》,幻燈片自動切換)。按課文順序,分別是俯瞰之景,水都夜景, 運河,“街道”,李亞度橋,公朵拉,城徽,圣馬可教堂,嘆息橋。
3.在欣賞圖片的時候,教師以導游的身份向同學們介紹圖片.
四、品位威尼斯
1.思考:哪一副畫面給你留下了最美好的印象?為什么?
2.教師自己準備幾個片段
(1).俯瞰之景:一片蔚藍色的世界:天,是藍的;地,也是藍的。水天連接的遠處,聳立著幾處高樓和尖頂教堂,仿佛在藍色的盆景里點綴著一簇簇的村落……
(2).水都夜景:入夜,燈光映著碧水,明月照亮大海, 泛舟在亞得里亞海濱,像進入了水晶宮一般,真是人間奇景。
(3).深秋之景:深秋的威尼斯,絢麗多姿,游客如云,廣 場上千百只灰鴿爭相啄食,供人拍照、逗樂;穿梭般來往的船艇,迎著飛翔的海鷗,構成一幅美麗、和諧、幸福的畫卷。
五、領悟威尼斯
思考:有位作家說,城市有自己的個性和顏色,正如提到哈爾濱是潔白的,提到江南是翠綠的,那作者為什么用“藍藍”這個色彩來體現威尼斯的魅力呢?
六、游記小漫談
1.思考:寫作離不開模仿,如果讓你學寫一篇游記,你能從哪些方面去借鑒呢?
2.教師小結注意點
交代游蹤,思路清晰;用好描寫,創造意境;
寫出感受,打動讀者;融入知識,增加深度。
片段練習:威尼斯是“藍”色的,那么市六中校園秋色是什么顏色呢?結合自己的觀察與感受,用比喻句描寫一景。
聽許志安的《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