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堂課教學重點】
1、理解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
2、文章敘議結合的寫作特點和對比手法的運用。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明確教學重點,復習上堂課內容。
二、讀、練結合,評點課文。
1、給第2段和第4段劃分層次。
(1)、第二段分三層。
一層:從開始到"至少不能算一個純粹的共產黨員",贊揚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二層:到"無不為之感動",舉例論證這一精神。
三層:到最后,再次號召向白求恩同志學習。
(2)、第四段分兩層:
一層:從開始到"我是很悲痛的",表達遺憾和悲痛之情。
二層:號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學習。
2、第二段評點內容。
①本段用正反對比的方法論述白求恩精神。標出正反對比的分界處。正反對比,起什么作用?
正反對比的分界處:"……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他。||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正反對比的運用,闡明了學習白求恩同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②標出議論性句子和記敘性句子。記敘的事跟議論的內容有什么關系?
第二段共十句話,其敘議的安排程序是"敘一議一敘一敘一敘一議一議一敘一敘一議"。這一段夾敘夾議的特點尤其突出,使本段的議論有根有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既能使讀者由表及里地認識白求恩,又能使讀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學習什么,為什么要向他學習。
③標出正面介紹白求恩和側面介紹白求恩的句子。
正面介紹的句子是:"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側面描寫的句子是:"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無不為之感動。"
3.第三段評點內容。
①這段又用對比議論方法。標出正反對比的分界處。
正反對比的分界處是:"……他的醫術是很高明的。這對于一班見異思遷的人…
②這里要明確作者是怎樣告訴我們要學習白求恩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的。
這里雖然沒有明寫出號召向白求恩學習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但是在對反面的批評中,又包含了這個意思。
4.第四段評點內容。
①標出記敘句的起止。說說這段敘事文字的作用。
記敘句是:"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見過一面。……對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這幾句記敘抒發了作者遺憾悲痛之情。
②與前三次相比,作者號召向白求恩同志學習的對象有變化嗎?
前三次是向共產黨員發出號召的,這一次是向大家發出號召的。號召的范圍擴大了。
③"從這點出發"是從什么出發?
"從這點出發"是從"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出發。
④"這點精神"是指什么精神?
"這點精神"是指"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⑤末句從五個方面論述"這點精神"對一個人所起的作用,用自己的話概括作者是從哪五個方面寫的?
從思想(高尚的人)、品質(純粹的人)、道德(有道德的人)、志趣(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作用(有益于人民的人)五個方面來寫的。
三、文章在贊揚白求恩精神時使用了對比的手法,請從原文中選填原句完成表格。
白求恩 | 不少人和一些人 | |
對工作 | 極端負責任 | 不負責任,拈輕怕重,喜歡自吹 |
對人民 | 極端的熱忱 | 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 |
對技術 | 精益求精 | 鄙薄技術工作以為不足道,以為無出路,見異思遷 |
四、背誦第四自然段。
五、小結。
1.由學生討論和議論兩種表達方式的區別,弄清楚議論文中的記敘和記敘文中的記敘的區別。
明確:敘和議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本文是議論文,以議為主,敘是議論文中的敘,簡潔概括,不同于記敘文中的敘,詳細生動。議論文中的敘是為證明論點提出事實根據,敘要扣住論點,為議服務,因而要敘得簡明、概括。
2.學生討論對比的作用。
明確:本文運用對比的寫法,也是由寫作目的決定的。本文不僅為頌揚白求恩,而且是為了教育全體黨員學習白求恩,所以既評白求恩,又批評黨內不良傾向。通過對比,突出了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產主義精神,強調了向白求恩學習的必要性,明確了應該克服的缺點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從而有力地證明和闡述了論點。
3、第2、3段中運用了不少成語,請找出來,解釋其意思,議論運用成語有何好處?
成語及解釋(略)。
好處:成語言簡意賅,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形象性和感染力。漢語的成語非常豐富,同學們在學習中應該注意積累并能準確地運用。
4、總結、擴展。
本文運用了夾敘夾議的寫法,運用對比手法,既贊揚了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又號召全黨同志學習白求恩的精神,語言樸實、準確、精練,感情真摯感人,極有號召力。
六、布置課外作業。
1.背誦文中的最后一段。
2下邊兩句話,都是后一部分進一步說明前一部分的。說說后一部分是怎樣具體說明前一部分的。
①我們要和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要和日本的、英國的、美國的、德國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
②這就是我們的國際主義,這就是我們用以反對狹隘民族主義和狹隘愛國主義的國際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