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職業病的分類和目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調整并公布。下面語文迷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企業黑板報:什么是職業病的內容。
企業黑板報:什么是職業病的圖片1
企業黑板報:什么是職業病的圖片2
企業黑板報:什么是職業病的圖片3
企業黑板報:什么是職業病的圖片內容:
什么是職業病?
《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職業病的分類和目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調整并公布。
哪些是職業病?
根據衛生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于今年4月最新頒布的《職業病目錄》的規定,法定的職業病現有10大類,115種。這10類包括:塵肺、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職業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生物因素所致職業病、職業性皮膚病、職業性眼病、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職業性腫瘤和其他職業病。
什么是職業危害?
職業病危害,是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有害職業因素。職業病危害分布很廣,其中以煤炭、冶金、建材、機械、化工等行業職業病危害最為突出。
職業病診斷程序
職業病由于有明確的病因,所以在診斷上有以下特征:
(1)職業病診斷機構是有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并獲準開展職業病診斷項目的醫療衛生機構。
(2)勞動者只有在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具有職業病診斷資格的醫療衛生機構才能進行職業病診斷。
(3)職業病診斷應具備以下資料:①病人職業史;②職業危害接觸史和現場危害調查;③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結果。
(4)在進行職業病診斷時,其醫療機構應當組織三名以上具有職業病診斷資格的醫師集體討論診斷。
(5)一經確診的職業病診斷,應由診斷醫師共同簽署職業病診斷證明書,并經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審核蓋章,一式三份,給患者、其所在單位及存檔各一份。
得了職業病怎么辦?
職業病是由于職業活動而產生的疾病,但并不是所有在工作中得的病都是職業病。職業病必須是列在《職業病目錄》中,有明確的職業相關關系,按照職業病診斷標準,由法定職業病診斷機構明確診斷的疾病。因此,在工作中得的病不一定是職業病,得了《職業病目錄》中的疾病也不一定是職業病。
勞動者如果懷疑所得的疾病為職業病,應當及時到當地衛生部門批準的職業病診斷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對診斷結論有異議的,可以在30日內到市級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職業病診斷鑒定,鑒定后仍有異議的,可以在15日內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再鑒定。職業病診斷和鑒定按照《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執行。診斷為職業病的,應到當地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傷殘等級,并與所在單位聯系,依法享有職業病治療、康復以及賠償等待遇。用人單位不履行賠償義務的,勞動者可以到當地勞動保障部門投訴,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