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耳聾的發病,具有關流行病學調查資料為重度聾在新生兒的發生率約3—4%;0—6歲中度聾和輕度重聾約占5%,多由中耳炎引起,并認為嬰幼兒中耳炎可能影響其語言的發育。下面是語文迷小編為大家帶來的3.3世界愛耳日主題黑板報的素材和耳聾預防的知識。
3.3世界愛耳日主題黑板報的素材1
3.3世界愛耳日主題黑板報的素材2
3.3世界愛耳日主題黑板報的素材3
3.3世界愛耳日主題黑板報的素材正文:
3.3世界愛耳日宣傳知識:
耳聾預防
新生兒期防聾
耳聾的發病,具有關流行病學調查資料為重度聾在新生兒的發生率約3—4%;0—6歲中度聾和輕度重聾約占5%,多由中耳炎引起,并認為嬰幼兒中耳炎可能影響其語言的發育。面對這樣眾多的耳聾患者,除了采取必要的醫療、康復對策外,積極開展新生兒聽力篩查,普及、宣傳聽力保健知識,重視流行病學調查,開展耳聾遺傳咨詢,加強醫學監護及科學用藥,是預防耳聾的關鍵。
聽力保健的工作在妊娠期就應開始,如在產前期,母體一般不要接受預防注射,腹部不要接受放射性照射,預防母體患病性感染,一旦感染要及時進行治療。用藥時禁用耳毒性藥物。新生兒期耳聾預防應在圍產期就開始,在這一時期不僅可發生器質性聽覺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而且可引起內耳毛細胞損害。尤其是早產引產時外傷或產期的各種原因缺氧、新生兒黃痘極易引起感覺神經性耳聾。因此,對這些疾病早期預防和及時治療是防治耳聾的重要環節。
小兒期防聾
感染性聾是嬰幼兒時期常見多發病,其中以小兒滲出性中耳炎導致的傳導性聾及由于腮腺炎、高熱等疾病導致的感覺神經性聾最為常見。小兒期耳聾早期多不易發現,特別是感染期經常使用氨基甙抗生素進行治療更容易發生耳聾。所以預防感染,科學用藥是重要的防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