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安全飲用水還應包含日常個人衛生用水,包括洗澡用水、漱口用水等。如果水中含有害物質,這些物質可能在洗澡、漱口時通過皮膚接觸、呼吸吸收等方式進入人體,從而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下面是語文迷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飲水安全知識黑板報版面設計的內容。
飲水安全知識黑板報版面設計圖1
飲水安全知識黑板報版面設計圖2
飲水安全知識黑板報版面設計圖3
飲水安全知識黑板報版面設計內容:
安全飲用水的基本要素:
確保流行病學安全
流行病學安全指的是防止介水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確保水質微生物學質量的安全性。一般來說,介水傳染病以腸道傳染病為主,主要癥狀是腹瀉,污染來源主要是被人或動物糞便污染的水。而微生物污染仍然是飲用水安全的最大威脅。
不引發急慢性中毒
安全飲用水要確保人群終身飲用不會引發急、慢性中毒和潛在的遠期危害。所以,水中化學污染問題日益突出。這些化學物質在水中殘留時間長,多數不易被降解,可直接對人體產生毒害作用。高濃度短時間作用于人體可產生急性毒性作用;低濃度長時間作用于人體可產生慢性毒性作用。
感官性狀良好
水質的感官性狀,即水的外觀、色、嗅和味,是人們判斷水質及其可接受程度的首要和直接指標。飲用者幾乎完全依賴于自己的感官來判斷水質及其安全性。如果水的混濁度很高,有異色或令人厭惡的臭味,就會使飲用者感到不安全而拒絕飲用。當然,感官性狀良好的水并不意味著一定安全。
飲用水必須要消毒
飲用水消毒的目的是要殺死或滅活致病微生物。為保證飲用水安全,消毒是必須要做的事情。當前主要的消毒方式有用氯氣、氯胺、臭氧和紫外線消毒等。為了保證從用戶龍頭出來的水仍有消毒作用,在接收到的自來水中可能會有一些消毒劑的氣味。消毒劑的主要副產物有氯仿、二氯乙酸、氯化腈、溴酸鹽、甲醛和亞氯酸鹽等。只要飲用水中的消毒副產物不超過標準規定,對人體健康就沒有害處。